第 191 章(4 / 6)

黛玉原本是按计划三月初起程去琼州的,但宁望雪出了正月就带着人去广西云南等地。加之黛玉这边要试炮,于是便带着人去了离姑苏不算太远的一个试炮点。

秋闱在八月里,黛玉出发的时候都三月份了,于是在国子监读了一阵书的林遐便跟着黛玉一道往南边去了。贾敏非常重视这次的秋闱,或者说她更担心儿子年纪小秋闱时再伤了身子,便决定跟着林遐去江南陪读。

迎春的亲事就是这时候定下来的,消息送到林家的时候,林如海这个跟着其他朝臣一块陪明旭卷生卷死的工部尚书有那么一瞬间都想问问贾家是哪家。

晃了晃糨糊一般的脑袋,林如海才慢半拍的应了一声知道了,并让管家按规矩随礼就好,完事就又回书房加班去了。

贾家那边没怎么给迎春置办嫁妆,加之婚期定的比较急,家具什么的都是公库中的老物件重新上了一回漆唬弄过去的。

虽然遗憾贾敏没在京城,林如海也没来参加婚礼,但迎春还是出嫁了。

其实迎春也知道这门亲事肯定不像大家伙说的那么好,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至少她值那么多的聘礼,婆家就不会太磨搓她。

唯一庆幸的是虽然是跟只大公鸡拜的堂,但她男人却是多活了一年才撒手去了,之后迎春在婆家就过上了李纨当年在荣国府的日子。

出嫁后,迎春就再没有跟贾家或是京城的人联系过了。贾家也没人想过要跟迎春联系。而迎春呢,侍候婆婆,带着小姑子做针线,清清静静的做个节妇。只是她却是一辈子都没有自己的孩子

朝廷众筹了南水北调,不光黛玉去指定地点试弹,其他的研发团队也按规定分选指定地点去试弹。

除了一次次改进的aiji炮,各种炮,还有新研究的都会拿到指定地点去试弹。时间一长,那几处试弹的地方就出了好大的坑

黛玉试完弹就去了琼州那边,贾敏和林遐则是在黛玉试弹前就与黛玉分道扬镳,各走各的了。

娘俩个回了姑苏祖宅,因早就让人提前回来收拾过了,所以一回来便迅速安置下来了。

林遐虽然备考今年的秋闱,但却没只在家里闭门读书而是又拿着他老子的名帖去书院借读了。

贾敏安置下来后,就开始了夫人外交。

当地的地方官以及八竿子都打不着的林氏族人什么的。不过她身份在那里摆着呢,加之林如海这一支已经与林氏族人出了五服,所以那边人也不敢跟贾敏托大。

毕竟人家只是套近乎,想要谋些好处而不是想要得罪人。

京城的林如海接了贾敏那边的家信后,也就不担心他们娘们在路上会出什么事了。

至于说贾敏不在京城,林如海会不会孤单没人照顾什么的。

家里那么多下人呢,还能冷着冻着林如海

至于说孤单就算贾敏留在京城,林如海早出晚归,回来还加班的作息,俩口子也说不上两句话。

不管是秋闱还是春闱,九天下来都是极熬人的。多少惊才绝艳的读书人都是因此折了的。贾敏能陪着林遐回南秋闱,说不定还能让林如海更放心些呢。

宁望雪先带人进广西,之后才进的云南。许是这几年一直在琼州这边,所以宁望雪一行人都挺耐热的,只是到底不怎么舒服就是了。

到了云南,宁望雪才想起早年她让人移植的橡胶树都死了的事。

她就不应该让人往京城运,而是直接运到琼州。不过那会儿她也没想到自己会在琼州这边扎这么久的根。

橡胶什么的,根本不是她想的那么简单就能制成的。但想办法用橡胶液和模具做几个车轱辘却没那么难。

黛玉那边的铁匠在制作更耐用的炮筒时,宁望雪还拜托他们给自己制做一批弹簧。

用炮筒级别的钢材做制了一批弹簧后,宁望雪一边让人安装在马车上试试减震效果,一边叫来晴雯等人,连比带划的弄了个古代版弹簧床出来。

睡惯硬板床后,还真不习惯睡什么弹簧床。于是转天宁望雪就让人拆了弹簧床弄成了一大两小的弹簧布艺沙发。

弹簧能用到的地方很多,但没办法像现代那样弄什么高温定型橡胶的宁望雪却寻了木匠做了好多模型出来折腾那些橡胶液。

大面积试种最新的丰产稻种时,宁望雪还带着人根据土壤酸咸度弄自然肥配比,之后又将自然肥配比交给当地府衙。因为宁望雪要收集橡胶液以及背着人收一些橡胶树和热带水果树所以呆的时间相对长一些。

黛玉试完炮回到琼州那边的时候,宁望雪才从云南出来,再次进入广西。

他们在广西试种了第一季稻谷,又在云南收了第二季稻谷。等再次进入广西的时候,广西这边已经开始种第三季稻谷了。

没再在广西逗留,宁望雪他们就回琼州了。

此行不光宁望雪的空间丰富了许多,就是放在外面的一些水稻和其他农作物的标本也多了不少。

“这轱辘瞧着就极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