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冷不丁遇到个好久不见的熟人时,宁望雪才发现自己确实和黛玉差了两个色号。
呃,得三个。
一晃就到了年底,但宁望雪和黛玉姐弟都没回京城过年,更别说参加宫宴了。
太上皇虽然已经打心底对除夕宫宴升起了浓烈的恐惧之情,但他却凭借帝王的心理素质强压下召宁望雪回京过年的冲动。冷着一张脸的坐在宫宴上,没个笑容不说,还一副苦大仇深不吃不喝的样子。
忒瘆人了
明旭也知道太上皇的心结在哪,可这会儿还真不好劝他什么。想了一回太上皇的年纪以及他现在政务上已经能够得心应手了,便问太上皇明年要不要南巡或是去琼州岛那边瞧瞧宁望雪去。
如果没有意外,明年去江南和琼州等地时丰产的事情已经更稳妥了,太上皇过去转一圈,史书上也会多给他记一笔。
太上皇想了想问明旭,“那你去吗”
明旭摇头,“父皇自己去吧。”
他对那些虚名不感兴趣。而且朝中事务多,开年还要督促兵部和工部兵器改造的事,还是在京城更方便些。
太上皇听到明旭不跟着去了,当即就笑了,随即脸上落就来了一句,“这是翅膀硬了,嫌弃朕没用了,就将朕一脚踢开了。”
明归“那我也去”
太上皇一噎,“哼,朕自己去。”
你去了,朕就不得清闲了。
明旭摇了摇头,对自家这个缺德老小孩无奈极了。
父子俩说了一回南巡的事后,太上皇又提了一回皇长孙,说要带着他一块出门见识见识去。明旭无可无不可,只说让先生也跟着,别耽误了功课。
“朕还教不了他一个黄毛小儿了”
“这不是怕您没那个时间吗。”明旭说道“一天至少要让他读两个时辰的书,练一个时辰的字。”
“罢罢罢,朕知道你不放心朕,”太上皇闻言颔首,“还是带着先生吧。”
明旭
“”
不知想到了什么,太上皇又一脸沉思的问明旭“你说朕要是走远点,能不能遇到倭寇”林如海和小电母都遇上了,他要是遇不上是不是很没面子
明旭听明白太上皇什么意思了,先是说了一句父皇想遇上就一定能遇上,随后又提醒太上皇多带些人。
除夕,宁望雪和黛玉姐弟是在琼州这边过的。
这几日天好,宁望雪他们就在圈出来的码头这边支了个帐篷,年夜饭便在这里吃了。
饭毕,一行人站在岸边放烟花,黛玉和林遐不由说起了远在倭奴的林如海和贾敏。
也不知道他们俩的这个除夕又要怎么过。
应该也很冷清吧。
黛玉以前不是跟父母过年,就是在宫里参加宫宴,这还是头一次在外面过年呢。
说冷清吧,这么多人陪着也没感觉多冷清,但却总觉得少了些年味。
林遐问一句答一句,不问不说话,宁望雪兴致上来了就跟个碎嘴子似的,话又多又密。不过宁望雪大多时候都很忙,就像现在,宁望雪放了一回烟花就回去看那两株嫁接的李子树和杏树了。
宁望雪在一株杏树上嫁接了李子树的枝桠,又在李子树上嫁接了杏树的枝桠,想要一株果树结两种果子也罢了,她竟然还想要培育短小株。
就是那种放在大花盆里种植的果树品种。
除此之外,因琼州岛这边的水果很多,宁望雪还想要带几株回京城种植。
毕竟有了玻璃暖房,也能这些热带水果对温度的需求,但是阳光,土壤什么的就没办法满足了。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后世都极少有这样的想法呢呃,难道不是因为运输更方便,种植成本高于运输成本,不符和经济效益吗
算了,不想这个了,大过年的还是去看看机械理论吧。说不过她的船上会安装大靖第一台蒸气机呢。
“明年咱们还是回京城过年吧,这在外面过年感觉都没什么年味。”等黛玉姐弟上船来,宁望雪一边放下书,一边对黛玉说道“也是奇了怪了,明明这几年过年时身边也是这些人,怎么就感觉冷冷清清的呢。”
“谁说不是呢。”黛玉洗了手,走到宁望雪身边坐了,闻了闻茶壶里的茶发现是普洱,黛玉又笑道“你要的那个什么树已经运到京城了,听说你要的那个什么树的眼泪也有好几桶呢。”
“是橡胶树。”
宁望雪笑,“那可是好东西,等回了京城你就知道了。”
黛玉点头,“旁的倒罢了,到是你之前用杂草树皮弄的那个造纸的法子我倒是觉得极好。前儿弄了些纸来,虽然粗糙了些,但拿给那些小孩子练字却也是极好的。”
之前黛玉和小公主琼州岛这边办了砖瓦窑坊和蒙学堂,这次小公主没来,这些便都由黛玉接手了。
宁望雪知道林家不差钱,黛玉也不差钱,但她却不想让黛玉变成那种烂好人,也
不想让这些启蒙的小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