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8 章(3 / 6)

的事说与宁望雪听。

元春本意是想告诉宁望雪,她赐下端午节礼时是真的不知道前一天发生了什么,王夫人留下薛家也是会错了她的意思。不但如此,她还将二十九日收到家信的事掩了,而是说初二,也就是昨日王夫人入宫相见她才知道这中间出了什么乌龙事。

然而让元春没想到的是在听到她这一番说词后,宁望雪到是真相信她了,只是她吐出来的心声却更加的让元春绝望。

“原来是这样。”宁望雪笑,“娘娘放心,我原就没多想,如今听了娘娘这番话就更不会多想了。”

可惜我相信你,也知道了这都是误会,只是丢出去的面子,扇肿的脸却捡不回来了。

还真是天意弄人呢。

元春和荣国府的命运竟然在那么多的变数后仍旧回到了原来的轨迹之上,可见是冥冥之中自有定律了。

元春“”

求不要这么说。

深吸一口气,元春迅速调整心态,又准备针对她和荣国府对宁望雪进行套话,“我进宫多年,家里的事也顾不上,知道的那些也都是听老太太和太太讲的。好妹妹,你再跟我说说家里的事,老太太和老爷太太可都好着呢宝玉和姐妹们也可好着呢”

出事前,肯定有好有坏。出事后,那肯定就是一句覆巢之下无完卵啦。

宁望雪像个精神分裂症一般的对元春点头,“我进宫前只老太太身体微恙,请了太医来瞧,也说不妨事。”

不妨事的意思就是不用准备后事。

“东府的敬大老爷将环哥儿过继给了代儒一脉。”似是想到了什么,宁望雪为免尴尬又紧接着来了一句,“就上个月底的事。”

宁望雪想说四月二十七,也就是元春赏端午节礼的那天。但想到那天的事,宁望雪就特意避开了准确日子。

元春听到贾环过继出去了,先是一喜后是一怒,最后竟有些不悦的说道“环儿乃本宫之幼弟,这等大事怎么也不提前

与本宫商议一回。”虽然她从来就没将赵姨娘生的儿女当成亲弟妹看,但这样的事也应该跟她提前说一声吧。

对了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太太之前的家信和昨日时宫的时候怎么都没提一嘴呢

啧,说得好像你多关心贾环似的。

别装了,贾环能一出生就被送到贾敬的道观里,这么多年都没接回来过,可见你们母女对他的态度了。

掰着指头算一算,八年了呢。她与黛玉四岁进京城,今年十二,可不就八年了嘛。

你老子一天没养过,你甚至是连见一面都没见过,什么感情不感情的,都是戏。

而且大厦将倾,他过继出去未尝不是好事。

“环哥儿自幼养在敬大老爷膝下,似如已出,疼爱非常。许是敬大老爷和二老爷都记挂着六老太爷没了,身后无人摔盆哭灵才如此的吧。一笔写不出两个贾字,六老太爷那一房都没人了,纵使过继出去也仍是由敬大老爷带在身边教养,与以前也没什么差别,想来二老爷也是这么想的吧。”

元春“妹妹说的是。”

嘴上一套,心里一套,你也不怕将自己整迷糊了。

实在没忍住的在心底腹诽了宁望雪一句后,元春才收起脸上那一言难言的表情继续套宁望雪的话。

“前儿听说宝玉有了读心术,也不知道他将来前程如何。”元春拿起帕子在眼角摁了摁,又继续说道“自大哥哥去了,宝玉就成了老爷太太的长子,他若是立不起来,也不知道老爷太太将来还能指望谁。”

指望谁都未必能指望得上宝玉了。

“还有兰哥儿呢。兰哥儿孝顺,书读得也好。这次大难不死,想必将来还有后福等着他呢。”

元春听云团团提起贾兰,嘴角不由又抽搐了几下。

瞧她这个端午节礼送的,不光得罪了下凡历练的小电母,还将她们二房最可能有出息的哥儿也得罪了。

想到还留在荣国府的薛家母女,元春都恨不得剁了她们。

忒特么糟心了。

“咱们家以武功起家,如今四海升平,子孙到是只能科举入仕了。好妹妹,你往日瞧着,兰哥儿读书天赋如何,心性如何,咱们家又能怎么帮衬他”

歹竹出好笋吧。

至于帮衬不帮衬的,现在说还太早了。诶

嘿嘿,你猜我想到了什么丁忧。

打个比方哈,如果荣国府能挺到贾兰参加科举的那天,然后贾兰也顺利派了官,那最好祈祷家里的长辈们都能长命百岁了。

这要是三年没一个,然后丁忧个三年,转头再没一个,再丁忧三年

元春别说了,已经绝望了。

就在元春顺着宁望雪那奇葩的脑回路想了一回贾兰派官后每三年丁回忧的画面时,黛玉那边也已经收拾好了,并且带着人来了隔壁。

黛玉还有些小担心,怕元春将上午

的事说与宁望雪听。所以来的比宁望雪预计的时间还早了半刻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