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帝国书,字字诛心,青州沸腾!(2 / 3)

在这里,等着粮铺开门。

可是,

自从蝗灾开始的前一天,县城里的粮铺,便不约而同的,全都关上了门。

就算是手里有点银子,也压根买不到一粒米。

当然,

大部分的百姓,更是存粮逗没有,银子也没有。

“这都多少天了,朝廷怎么还不下通知咱们蒲县紧靠着长安,可咱们,竟然都没有接到任何的消息。”

“朝廷呵呵,朝廷怕是对咱们,都放弃了吧他们也没有粮食啊,粮食还是都在士族门阀手里,和去年一样”

“奶奶的,老子去年就不该听从朝廷的谣言,就该去大炎”

“是啊,这是我这辈子,做过最错的选择没有去大炎不然,大炎一号咱也种上了,等到明年土豆也能栽种上了,这辈子还愁吃喝”

“兄弟们,咱们去大炎吧,我看啊,朝廷是不会管咱们了,咱们就算去当流民,去逃荒,去长安那里,又能如何就算侥幸没饿死,可一直这样下去,完全看不到头啊,去大炎,有奔头”

“可是,我家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蒲县,哎,罢了,都快要饿死了,是我给祖宗丢人了,我也去大炎吧。”

“”

不少百姓纷纷喝道。

这里,有些混乱。

有些嘈杂。

也成了寂静的蒲县中,些许有点人气的地方。

这么多天,整个蒲县都快要成为了死地。

因为饿,大家都不说话了。

也就在这个时候。

安静的大街上,突然也想起了吆喝声。

“卖报,卖报”

“大炎周报最新的一期,一份只要一文钱,一文钱连一粒米都买不到,但是能给伱们一个好去处”

“卖报卖报,大炎周报最新一期,大炎朝廷给咱们老百姓写了一封信啊,看一看啊,读一读啊”

“大炎大炎,大炎的最新消息,咱们老百姓都要看一看,大炎朝廷可一直牵挂着咱们青州呢”

“”

那一个个卖的小贩,再次走向了街头。

这一次光明正大,不像是之前那样偷偷摸摸了。

因为。

李世民禁止青州售卖大炎周报,所以之前一段时间里,这售卖的任务都是在私下完成。

而现在。

原因无他,因为蒲县的那些巡逻捕快们,也都饿的没有力气了。

自己都要活不下去了,谁还管朝廷任务

“大炎周报快过来,给我一份”

“我也要”

“”

当听到这样的吆喝之后,那些腹中饥饿蹲在墙根的百姓们,浑浊且有些发青,露着饥饿光芒的眼眸中。突然冒出了希望的光芒。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大唐朝廷不想着他们,但是大炎朝廷却想着自己。

而且,才一文钱

正如这小贩所说,一文钱在现在的蒲县,连一粒米都买不到

“快,给我读读”

“上面写的什么”

“就是,快读书人,念一念,大炎朝廷都说什么了。”

“”

不少不识字的百姓,都朝着那些买报纸的百姓,围了过去。

顿时,

蒲县竟焕发出了不小的生气。

百姓们,都期待的望向了报纸。

大炎

大炎朝廷

这时候。

一位看上去像是私塾先生的百姓,站起来,走到了前面。

一下子,他就吸引了不少百姓。

“各位,我来给大家宣读一下,大炎朝廷官员,写给咱们的信。”

这人清了清嗓子,用尽了所有的力气,喝道。

“亲爱的青州汉人同胞们,我大炎知晓了青州所面临的灾难,心中悲痛不已,但因身份的愿意,却无法直接进行干预。”

“青州汉人百姓们,经过了数十年的动荡和抗争,才终于从隋朝末年混乱中,安定下来,可新建立起来的大唐,并没有给青州的百姓,天下十州的百姓,带来兴盛和昌荣,相反,还和氏族门阀,沆瀣一气,对百姓苟政横暴,勾结土绅,大肆侵吞咱们百姓的土地和房屋”

“十多年过去了,咱们青州的百姓,就是没有见到光明,仍旧是生活在黑暗中,挣扎在饿死的边缘。”

“去年,我大炎见幽州受灾受难,恨不得与百姓们站在一起,但我大炎终究是名不正言不顺”

“但,同胞们,我们是同胞啊,我大炎百姓见你们如此辛苦,便都答应打开国门,想尽一切办法帮助你们”

“去年蝗灾后,不少百姓留在了大炎,成为了大炎的一部分,但我大炎知道,另一部分幽州百姓留在大唐,仍旧不太平,不安稳,甚是念之”

“去年,幽州受灾,可氏族门阀却少见的团结起来,只想着自身利益,从未考虑过同胞们啊”

“导致流民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