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辛弃疾带来的使节团,共计200人,一百魏武卒,一百自卫军。
本来要全带魏武卒,可自卫军大多出身幽州,他们更懂这片土地,所以便带了过来。
行军路上,辛弃疾分出一百人于一里外警戒四方,只要有情况会立即把消息传回给他,让坐镇中军的他做出合适的判断。
他们人少,主打安全返回炎国为第一任务。
比如敌自东方而来,那么可以往西方撤,其他方向同理。
不到必要时刻,绝不交战
一路平静安全,亦如来幽州时那般。
然而在第四天时,就有斥候慌里慌张跑回。
“辛先生,大大事不好”
“前方,已经有一伙骑兵集结是高句丽的骑兵,目标明确,直指我军”
辛弃疾闻言,眼眸微眯。
他正想开口,又有斥候回来。
“辛先生,左边有一伙骑兵朝我们而来,是高句丽的,人数将近一千”
话音落下。
这下子辛弃疾身旁两位百夫长,一位自卫军百夫长,一位魏武卒百夫长,皆瞪大眼睛。
“怎会如此高句丽盯上我们了”
“我们一路上,都战战兢兢,怎会被盯上。”
他们不解。
然而很快,其他两个方向,也都有斥候传回情报。
他们,被包围了。
是四面埋伏
四个方向,每个方向将近一千高句丽骑兵,总数四千。
而使节团虽然有一百魏武卒,可他们没着重装,与凡人无异。
四千武装骑兵,对付他们两百便装兵士,足以把他们正面碾碎
辛弃疾心里也是一沉,他知道自己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只是没想到,以为是突厥会搞埋伏,结果却是高句丽。
这是不曾设想的结果。
他不知道高句丽今日为何如此,也不想知道,这不重要。
他只知道,他有把合约送回炎国的使命,也有尽量护住更多士兵的责任。
马车里的长乐公主,此刻则是心中一颤。
她知道,他们只有两百人,如何对付四千骑兵
而且还是包围局势,会越缩越小,无处可退,无处可逃。
而若是他们被消灭,那炎国会怎么想
认为大唐做的
继续燃起战火
不无可能。
如此,她的牺牲,成了笑话。
“这该,如何是好”
辛弃疾等人急,她比他们更急。
她不怕死,只怕自己的死毫无意义,无法给大唐带来半点益处。
她代表着两国的和平,她身上有着太重要的任务,沉甸甸的,这段时间都压的喘不过气来。
“走”
此刻,辛弃疾压着嗓音道。
他那一双眼眸依旧古井无波,好似眼前发生的一切都在意料之中,给人一种莫名的安全感。
长乐公主、魏武卒百夫长、自卫军百夫长等人,也都是心中大定,脸上的神情没有先前那般慌张
虽说许多自卫军士兵还是有些不安,连身子在微微发着抖,但还是握紧了手中的武器。
一行人,来到一处较为隐秘的藏身之地。
“这”
许多人都不明白这是何意,长乐公主更是皱紧眉头。
此处虽然隐蔽,但毫无战略价值,没法给防守方带来半点好处。
而随着那群高句丽骑兵包围而来,两百多人想要藏起来不被发现,躲过一劫,这压根就不现实
“沙沙”
就在长乐公主等好一些人心里疑惑的时候,就看见那一袭白衣的身影,正带着魏武卒百夫长,往外走去。
自卫军百夫长虽然不知道辛弃疾想做什么,但本能的跟了上去。
“护着合约,护着大唐公主,去见殿下。”
嘶哑低沉的声音响起。
自卫军百夫长愣了愣,下意识的停住了脚步,还有些疑惑“辛先生”
辛弃疾驻足,转过身来,总是那般忧郁的面容充满肃穆。
“高句丽骑兵,我会和所有魏武卒引开,你看时间,趁机逃离。”
自卫军百夫长瞪大眼睛“辛先生,不可”
辛弃疾沉声道“这是眼下,最好的办法。”
“而上一次炎国之战,你们自卫军付出太多牺牲,也是你们付出的牺牲,让那大唐军队松懈。”
“这一次,换我的人,护着你们”
自卫军百夫长微微错愕,眼眸变得湿润“辛先生”
“活着,去见殿下。”
他声音不容置喙。
这轻飘飘的一句话落下,让场内绝大多数人,都不禁眼眶一热,只觉得鼻子一酸。
活着,去见殿下
这是多么简单的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