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章(2 / 3)

找工作碰上有后台的,好容易选个优秀的女婿,人还没见到,就又守了寡。

日子真真似泡在了苦水里。

李桃红甚至打算回头拿了闺女的八字,偷摸去找关在牛棚里的瞎子给算算。

实在不成做个关目,改改命也是好的。

蔺葶完全不知道母亲心底的打算,这会儿满脑子都是改嫁两个字。

坦白说,直到现在,对于已婚的身份,她依旧生疏的紧,就更别提什么改嫁了。

且她还以为父母更好奇她卷钱跑路那事。

“发什么愣跟你说话呢。”见闺女直愣愣的,急脾气的李桃红伸手开始戳她的脑门。

一直闷着没说话的蔺胜利见状,立马挡了妻子的手,和事佬般将粥碗往闺女跟前推了推,才笑道“急啥,先让葶葶垫垫肚子。”

蔺葶弯了弯眼“谢谢爸。”

李桃红白了丈夫一眼“就你会做好人。”

话虽这么说,但她到底压了压脾气,等闺女端起粥碗,才又解释“妈不是催你现在改嫁,就是给你提个醒,有些事情自己得有章程也别担心你婆婆不高兴,是她主动提的。”

对于婆婆的立场,蔺葶倒也不意外。

她先给父母一人塞了一块糖糕,才在两人欢喜的表情中说出自己的态度“我不反对改嫁,不过得给霍啸守三年再说。”

“三年”李桃红皱眉,在她看来守一年是应该。

虽然气霍家小子叫闺女年纪轻轻守了寡,可他那是为了家国大义,值得敬佩。

但三年太久了,到时候闺女都24岁了,想她18岁的那会儿老大已经揣在了肚子里。

其实蔺葶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改嫁,未来的事情谁也说不准。

但她很清楚,眼下她是不想的。

她有烈士遗孀的身份做保护伞,有通情达理的婆婆,有一对可爱的龙凤胎小崽子,还有温饱不愁的生活水准,除了男人,该有的都有,嫁不嫁的真无所谓。

除非遇到喜欢的。

但喜欢一个人哪有那么容易

前世活到29岁也没能遇到,在这个信息闭塞,活动范围有限的年代就更不可能了。

还不如先找一份工作,毕竟再过几个月就开春了。

做人儿媳总不好也窝在家里躲懒,她怕被戳脊梁骨。

但蔺葶实在不想种地,所以接下去的几个月,争取一份正经工作可比相亲找男人重要多了。

当然,之所以与母亲约定三年,主要是想耳根清净些,不然母亲大抵会三天两头催自己去相亲。

李桃红不知闺女心中衡量,皱眉想要跟傻孩子好好掰扯掰扯,却又被丈夫拽了拽衣服。

她瞬间将心底的火气转移“干啥你烦不烦”

蔺胜利好脾气笑笑“这事不急,反正最少也是一年后的事情,亲家为咱着想,咱也得给人留脸面不是。”

蔺葶挪了挪身子,往父亲身旁靠了靠,才冲着母亲露出一抹略讨好的笑“正是,正是一年后再说。”

李桃花被她难得的活泼样逗笑“死丫头,你就贫吧。”

门外。

打算给儿媳送麦乳精补身子的胡秀,意外听到对方说要给儿子守三年。

那一瞬间,她以为早已哭干的泪水再次冲出了眼眶。

又怕旁人胡思乱想,便急急用袖子揩掉。

然后深呼吸几口冷空气,转身回了堂屋。

胡秀想,葶葶定然是太欢喜啸小子了。

多好的姑娘啊,是儿子没福气

早饭过后。

蔺葶拒绝了父亲的帮忙,自己兑了些热水收拾了碗筷。

又将厨房拾掇了下,才领着父母去了堂屋。

不意外的,进屋整个人就被各种问题包围了。

许是父母与婆婆还有两位叔婶都在,又或许她人回来,谣言已经不再成立。

所以眼下,大家伙儿更好奇外面的世界。

对于这些基本连县城都没出过的婶子们来说,火车也好,沪市也罢,简直是不敢想象的存在。

蔺葶倒也不嫌问题太多,好脾气的为大伙儿一一科普。

一直到十点多,该回去准备中饭了,众人才依依不舍离开。

临走时,婶子们还把蔺葶夸了又夸,言说从前不熟,现在才知道是个好姑娘。

脾气好,长得俊,有学问,更是有情有义。

直将蔺葶夸得耳根发烫,父母与婆婆则笑的见牙不见眼。

待人走远,蔺胜利与李桃红两口子才提出领闺女回家一趟。

这事早上亲家过来时就说好了,胡秀便笑道“是该回去瞧瞧,难得回去多住两天。”

蔺葶却摇头“晚上就回来,您一个人带孩子哪里忙的过来。”

撂下这话,也不等婆婆再说什么,她便进去卧室提了昨晚就收拾好的小包袱。

里头是她在沪市给家人买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