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番外 “你在心底偷偷骂朕”(1 / 5)

神医谷内, 时间似乎与季节一道停止了流逝。

文清辞回谷后便没有再出去过,反倒是谢不逢在这段时间频繁出谷。

后来文清辞才知道,谢不逢去的地方,正是山萸涧。

药仆驾着马车, 停在了大树下“二谷主、谢公子, 山萸涧到了。”

“好。”谢不逢的声音, 自车厢内传了出来。

一开始谷内众人也称呼他为“陛下”。

不过后来谢不逢却说,在外称呼自己“谢公子”便好。

山萸涧已到, 但谢不逢并不着急叫醒文清辞。

宋君然和文清辞这几日, 按照旧籍中记载,制出了“天慈”第一个疗程的解药。

是药三分毒,服用之后, 本就容易疲惫的文清辞变得比以往更容易困倦。

“山萸涧到了吗”

过了不知多久,文清辞终于迷迷糊糊地睁开了眼睛。

车厢内竹帘还未拉开, 四周一片昏暗。

“到了, ”谢不逢终于将车帘拉开, 他轻轻替文清辞整额发, 接着转身走下马车, 伸手将文清辞扶了下来,“当心脚下。”

夏季常有暴雨落下, 昨晚山萸涧下了一夜的雨,长满了青苔的石板,看上去非常湿滑。

“没事。”眸内虽有几分困意未消,但到了熟悉的地方,文清辞也强打起了精神,“我小的时候,最喜欢在暴雨之后踏水玩。”

文清辞只是随口一提, 但谢不逢却忍不住按照他所说想象了起来。

小时候喜欢踏水玩的文清辞,会是什么样子

驾车来的药仆,向两人微微鞠了一躬,便跟在他们的背后不再说话。

暴雨过后的山涧格外寂静。

没有风声也没有鸟鸣。

只剩下文清辞的声音,一遍遍在山谷中回荡。

踏上青石板后,他停顿片刻忽然道“只不过从前的山萸涧,没有这样安静。石板上的青苔不多,也没有如今这般湿滑。”

文清辞的语气与以往一样平静。

但却被山萸涧的寂静,衬出了几分感伤。

他回头向一边的村舍看去“这间屋子,是过去的豆腐坊。我小的时候,常常端着盘子在这里来买豆腐。”

谢不逢的视线,与文清辞一道向那里落去。

二十年未有人居的豆腐坊,破败又阴森。

从外看去,只能望到黑洞洞的一片。

但他好像顺着文清辞的话,看到了这里过往热闹的样子。

谢不逢缓缓地握紧了文清辞的手。

“陛下应当没有见过这种小村里的豆腐坊吧”文清辞回握他的手说,“等回谷的时候,若路过这样的地方,我们便一道下去看看。”

“好,去哪里都可以。”

语毕,谢不逢也转身用另一只手,将一个包袱从药仆的手中取了过来。

这里装着祭拜时用的蔬果与酒酿。

“先回马车边等我们吧。”谢不逢吩咐到。

“是,谢公子。”

药仆退下后,山萸涧的村道上,就只剩下文清辞和谢不逢两个人。

当年离开这里的时候,文清辞也只有几岁。

他原本以为,自己已经将过去的事全部忘掉,但今日到了这里才知道,原来那一切只是被暂埋在了心底而已。

文清辞一边缓步与谢不逢向家的方向走去,一边轻轻同他讲过去的事。

谢不逢直到这个时候才知道,原来文清辞当初竟是因为不在家中居住,才侥幸躲过一劫。

“所以清辞那个时候,已经在松修府学医了吗”

谢不逢曾经调查过与山萸涧有关的事,和文清辞的过去。

但并不知道他还有过这样的经历。

“是,”文清辞忍不住仰头向天空看去,他笑了一下,轻声说,“假如没有那件事的话,现在的我大概是在松修府当郎中吧。”

他们昨天居在松修府,今日一大早就赶到了山萸涧。

此时天还没有大亮,西边仍悬着几颗星子。

“我们或许会在南巡时相识。”谢不逢忽然道。

文清辞顿了一下,他虽想反驳谢不逢,南巡时有太医随行,身为皇子的他怎么可能遇到一个江湖郎中,但最后还是忍不住笑了一下说“或许吧。”

说话间,二人终于走到了文清辞的家门口。

在来山萸涧的路上,谢不逢已经向文清辞坦白了他当初是怎样发现对方行踪的。

尽管有了心理准备,但是回家之后,看到谢不逢所描述的那把门锁,文清辞的心里还是忍不住心虚。

谢不逢未免太细心了吧。

在背后人的注视下,文清辞硬着头皮向前走去,用钥匙打开了院门。

担心对方想起那件事,开门之后他立刻环顾四周道“院里的草有些多,一会祭拜过后,需除一下。”

说话间谢不逢已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