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辞的耳边“嗡嗡”响了起来。
刹那间, 风雪好像都按下了休止键,停在了半空,不再飘荡。
只剩下鼻尖上凉丝丝的感觉, 一点点散开。
见两人站在这里半晌都没动,谢孚尹终于忍不住偷偷从指缝向外瞄去。
还没等她看到什么, 下一秒,文清辞忽然将鼻尖的雪花, 轻轻地蹭回了谢不逢的肩上,接着立刻转身, 撑着伞向前而去。
谢不逢的唇边,扬起一点浅浅的弧度。
“走了。”
“哦, 哦好”小姑娘紧紧地趴在哥哥肩上,一会儿抬头看看哥哥,一会儿又忍不住偷偷瞄一边的文清辞。
清辞哥哥的脸,怎么有点红
荒原上的雪又大了起来。
为万物披上了白纱。
被抱在怀中的谢孚尹, 只知道此时哥哥换单手将自己抱在怀中。
并不知道的谢不逢的另一只手, 正与文清辞十指相扣。
将寒冷与风雪,隔在了另一边。
指尖只剩下了彼此的体温。
社日节, 翊山。
昨晚了整整一夜的雪,今晨终于放了晴。
巨大的翊山, 如一座汉白玉雕, 静静矗立在天边。
卫朝文武百官, 宫眷、命妇,皆着华服立于山脚之下。
与几年前来祭天的时候不一样。
如今, 世家贵族大部分都已被废帝“处理”。
谢不逢称帝之后,又不断改制革新,冗官现象逐渐消解, 此时翊山脚下满打满算也就几百个人。
但他们个个全容光焕发,与从前有着壤之别。
司礼官敲响巨大的编钟。
钟声一遍遍回荡在翊山的云与雪之间,如仙乐一般缥缈。
朝臣百官也在此刻,朝着翊山的方向缓缓跪了下去。
文清辞与谢不逢一道,踏着长阶,向翊山上的高台而去。
在路过谢孚尹的时候,小姑娘还忘偷偷抬头,朝两人轻轻地招了招手。
石上的积雪已被清理干净,与“湿、滑”二字没有半点关系。
但谢不逢仍不放心地将文清辞的手,紧紧地将他牵在掌心,直到站上高台都不曾放开。
头顶的天空,如宝石般通透、湛蓝。
阳光自翊山另一边照来,刹那间彩彻区明。
文清辞忍不住向长阶另一边看去。
上一回他是以太医的身份来翊山的,一直待在山脚之下。
因此直到这个时候文清辞才知道。
原来踏上长阶,便能将整个雍都的风景收入眼帘。
阳光自翊山的另一边照下,化作金箔,洒满了雍都。
更远一点的殷川大运河,也泛着磷光。
如一条锦金色丝带,缠绕着整座那座城市。
文清辞的脚步,不由慢了下来。
觉察到这一点,谢不逢缓缓转身问“在想什么,清辞”
谢不逢的个子,早在不知不觉中高了文清辞一头。
现在文清辞需要微微仰头,才能看向他眼瞳。
编钟声仍未散去。
司礼的官员,还正在下方高唱着什么。
然而落在文清辞和谢不逢的耳边,只剩下隐隐约约的一点声响。
甚至下方众人,也化为了一颗颗小小黑点,看不清面容。
他们的世界里,真真切切的只剩下了彼此。
文清辞笑了一下,轻声回答道“臣只是忽然觉得陛下长大了。”
他的声音就如今日穿过风雪而来的阳光一样温柔,带着淡淡的感慨。
几年前的那个社日节,同样下着大雪。
尚是个少年的谢不逢抱着小羊,静静地跪在雪地之中。
那是彼时的他唯一拥有的东西。
如今他却已富有四海。
那日,似乎也是文清辞第一次意识到,谢不逢不只是扶明堂里那个无所不能的大boss,更不是什么纸片人,而是一个普通的少年他有血有肉。
谢不逢眯了眯眼睛,手指缓缓从文清辞发间撩过。
翊山上的寒风,将那股熟悉的苦香,吹到了他的鼻尖。
谢不逢和文清辞一样,都在此刻想起了那年的社日节。
“清辞还记得那年的社日节吗”谢不逢轻声问。
今日文清辞难得穿了华服。
月白色的锦缎层层相叠,绣满了暗纹,在日光下散发着柔柔光亮。
头顶的玉冠下,也缀满了珠玉。
小小的晴蓝色玉串,随着谢不逢的动作从文清辞的眼睫边轻晃过去,发出一点清脆的声响。
在阳光下,闪着细碎的光。
“自然。”他答道。
谢不逢的手,轻轻地贴在了文清辞的颊边,从他的眼角蹭了过去。
他的声音略显沙哑,暮光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