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他终于弯下腰,将还在小声啜泣的谢孚尹抱入了怀中。
这一刻,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文清辞的身上。
没有人看到,侧殿前一身玄黑的年轻帝王,也在这一刻攥紧了手心。
而小公主则缓缓抬手摸了一下文清辞头顶的帷帽。
她这样做只是出于好奇。
谢不逢却在刹那之间门紧张到无法呼吸。
他和文清辞都明白,这顶帷帽代表着什么。
它代表着“文太医”的身份,代表着与这个身份有关的所有枷锁,代表着文清辞沉重的过往。
没有人能将帷帽戴一辈子,永远隐姓埋名。
戴着它的文清辞,终有一日会离开雍都,回到神医谷。
只有将它取下,文清辞才有留在自己身边的可能。
似乎是意识到了哥哥的目光有些不对劲。
谢孚尹终于将手落了下来,改抱着文清辞的脖子,小声哭泣。
但抱着她的人却站在这里久久未动,僵立在了原地。
这一瞬,文清辞想了许多许多。
他向来以为,自己的“死亡”声势浩大。
在那一刻就没有了任何回旋的余地。
过去的一年也的确如此。
至少在涟和相遇前,文清辞都以为自己再也不会回到雍都,见到故人。
回到皇宫后,他始终纠结,却未能找到答案。
直到这一刻文清辞从小姑娘的眼中,看出了无法遮掩的悲伤。
他忽然不想再有人因为自己而难过。
他清晰的意识到,不止如此,自己还想要杏林解厄这本书,和那些领先于这个时代的概念,自此地传播出去。
令世上再无第二个山萸涧。
自松修府来的江湖郎中,做不到这些。
但是太医文清辞,却可以。
文清辞的心跳越来越快、越来越快,仿佛下一秒就要冲破胸膛。
血液也在这一刻,变得滚烫。
文清辞缓缓地抱紧了谢孚尹。
周围的光越来越暗。
谢不逢不知何紧紧地咬住了唇。
见文清辞半晌不动,方才还在殿上对他诉明爱意、泰然自若的谢不逢,忽然紧张又害怕。
谢不逢周身的血液,都在此刻停滞下来。
院内悄然无声。
谢不逢再次深吸一口气,终于自嘲一笑,迈步向前而去。
自觉等不到答案他打算将妹妹,从文清辞的怀中抱出。
然而就在脚步声于院内回荡的那一刻。
文清辞的声音,忽然响了起来。
他忽然低头,轻轻朝谢孚尹笑了一下“公主殿下,您长高了。”
谢观止在这一刹那瞪大了眼睛。
此时只有谢不逢听出文清辞的声音,正在微微地颤抖。
原来他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平静
巨大的喜悦,在这一刻将他包裹。
文清辞垂在身侧的左手,在夜风的吹拂下隐隐作痛。
但他仍然固执地咬紧牙关,无比艰难地将手抬了起来,接着缓缓把手指,搭在了帽檐上。
月白色的衣袖自手腕滑了下去,露出了一片苍白、布满了狰狞伤疤的皮肤。
停顿几秒后,文清辞终于用力,将那顶帷帽摘了下来。
接着,帷帽又因脱力,轻轻地坠在地上,发出一阵细响。
但此时已无人再去关注那顶帷帽。
所有人都将视线,落在了文清辞的身上。
刹那间门,束成马尾的黑发,在文清辞的背后轻摇。
似黑色的瀑布一泻而下。
墨黑的眼瞳、细直的鼻梁,还有泛着艳色的唇,与眉心上那颗鲜红的朱砂,一起出现在了众人的眼前。
他的唇边,还带着淡淡的笑意。
神情淡漠又温柔,正如当年一样。
这,这不可能。
文清辞
他竟真的是文清辞
原来解了涟和之围的人,就是文清辞。
怪不得,怪不得这一切果然只有他能做到。
站在文清辞身边的太医身体一晃,差一点便重重地栽倒在地。
夜幕的掩映下,小院中响起了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繁星初升,银河倒挂。
这一切在文清辞的背后,全都沦为了陪衬。
众人的耳边嗡嗡作响。
大脑也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半晌过去,小院中没有一个人说话。
最终打破这片平静的人,仍是文清辞 。
他抱着谢孚尹,缓步向侧殿所在的方向走去。
谢不逢忽然手足无措起来。
他深深地注视着文清辞,贪婪地在星光下一遍又一遍用视线描摹文清辞的面庞。
然而还未走到殿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