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知道晋国君带着儿孙们过来了, 连忙站起来让宫妃们整了整冠饰。
随后,她带着宫妃和太子妃等人迎了出去。
侧殿那边,众位公主们和郡主们也迎了出来。
因着是家宴的缘故, 晋国君今日穿着的是常服。
他看到皇后带着宫妃以及公主们同自己请安,心情还是很愉悦的。
“三公主、四公主把你们的母亲扶起来。”晋国君笑着对三公主和四公主道。
两位公主笑眯眯的走到皇后和贵妃身边,把她们扶了起来。
余下宫妃们和王妃公主们也都跟着站了起来。
皇后和贵妃起身后就带着宫妃公主们站到了侧边。
晋国君带头往正殿走, 皇后和贵妃等宫妃紧随其后, 再随后就是太子和太子妃等人了。
一大群人乌泱泱的进入了正殿。
晋国君和皇后分坐在上首, 看到眼前这满堂的儿孙,明显心情很好。
他往下首看时, 就看到了正被五公主牵着的大郡主。
大郡主的长相明显和柔妃相似, 同这屋内众人不大一样。
晋国君一猜就猜到了大郡主的身份。
他虽然不喜欢大郡主的长相,可大郡主到底是他的孙女,且他刚刚在路上的时候也听陈英说了宁和宫发生的事情。
他本就满意恒王妃的所为, 待到看到大郡主明显比上次看起来要精神很多后, 晋国君就更满意自己的这桩赐婚了。
对于这样善待庶子女的行为是一定要嘉奖的,这样一来,后面的儿媳们才会跟着学好,不然就是比着学坏了。
晋国君有意想给恒王妃一个面子,就冲着大郡主招了招手。
他多年征战沙场, 又和朝臣们在朝堂之上周旋了这么多年,气势自然不同于常人。
虽则此时他故意放缓了面色,大郡主还是有些怕他的。
可她记得临来之前,张嬷嬷对她的叮嘱。
张嬷嬷说她去了皇宫后一定要表现的大大方方的, 这样大家就都会夸她父王和母妃,说她父王和母妃懂得教育孩子。
大郡主希望让别人夸父王和母妃,因此纵然心内有些害怕, 却还是强忍着恐惧,脚步稳稳的走到了晋国君身边。
她走到晋国君身边后,晋国君才发现她一直是屏着呼吸的。
他为了让大郡主放松,先不和大郡主说话,而是抬头笑着跟恒王开玩笑道“你这女儿长得倒是跟你很像。”
恒王在人前向来都是不爱多言的性子,可他看大郡主紧张,便也想要笑着应和晋国君两句话。
无奈他这些年没把心思用在这上面,张了几次嘴都说不出什么讨巧的话。
贴心的哥哥太子殿下就在此时上场了。
他笑着走到大郡主身旁,拉着她的手打量了几眼后,就笑着对晋国君道“儿子看小侄女跟您生的也像,您看看这眉毛”
“是吗”大郡主的五官极为的鲜明,也因此晋国君只把注意力放在了她的整体长相上,倒没有注意到她的眉毛。
听到太子这么一说,他就拉着大郡主的手细细的打量她的眉毛。
“是和朕的眉毛生的很像。”晋国君笑着道。
他看大郡主的目光就又温和了一些。
“这个孩子是不是还没有起名字呀”晋国君似是想起了什么似的问恒王。
恒王闻言就道“这两年倒忘了给她起了。”
其实也不是恒王忘了,只是太子和纯王家的几个郡主都是由晋国君赐名的。
晋国君总是不提这回事,他总不能去催他吧。
晋国君闻言就面色如常的笑道“既如此,朕今日就为她赐一个名字吧。朕看这孩子看着比以往要机灵一些,就叫温敏吧。”
大郡主这一辈的女孩名字里都带着一个温字,故而晋国君为大郡主起名为温敏。
皇后见状就对大郡主笑道“快谢过皇祖父赐名。”
“谢皇祖父赐名。”大郡主听后就规规矩矩的向晋国君行了个礼。
“这孩子规矩倒还真不错。”晋国君见大郡主的礼仪竟似十分规范的模样,就夸了她一句。
皇后有意在晋国君面前为柔妃一系的人做人情,晋国君一说话,她就笑着道“都是老三媳妇的功劳,这孩子对大郡主倒真是上心。”
晋国君的目光就落在了王元元身上。
王元元见状就微垂下头,做出一副恭敬的模样任由晋国君打量。
“恒王妃和你一样都出自皇室,这宫廷礼仪自是错不了的。”晋国君冲王元元点点头后,就笑着对皇后道。
皇后见晋国君当着众人的面夸起了她的规矩礼仪,脸上适时的露出了一副受宠若惊的表情。
贵妃面上在笑着,可手里的帕子却被她拽了又拽。
这次家宴,柔妃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晋国君虽然很满意王元元的做派,但他总不好去和王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