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群雄逐鹿 袁绍(2 / 2)

主公后,都是一心一意为主公谋划的,这点节操还是有的。”

“他们的选择还是不够多,谁能想到最后是晋朝统一天下呢”

曹操所以,晋朝到底是谁建立的,又是谁统一了天下

“说白了,荀谌看不上他们那些勾心斗角的小把戏,自然也不会参与其中。”

“荀谌在官渡之战后神秘消失,任何历史记载都没有再出现他的名字。”

“所以就有人猜测,荀谌是卧底。”

“”

荀谌就不能是看不惯官场倾轧,跟祖父一样归隐田园吗

至于袁绍麾下的四员大将颜良、文丑、张郃、高览,颜良文丑战死沙场,张郃、高览投降曹操,得到了曹操的重用,终于能够建功立业,发挥所长。

所以,袁绍身边并不是没有人才,只是他能聚人却不会用人。

张郃“某反正也不得袁公信任,天幕又说了将来的选择,不如直接投靠曹操,一步到位。”

只是不知,某单枪匹马前去投奔,曹操会不会重用

高览与他的想法一样,他们在袁营都是不受重视的小可怜。远不及颜良文丑的信任,更比不过谋士们在袁绍心中的地位。

颜良文丑则是满心不服,他们将来怎么会死在一个无名小卒手中。

此时刘备还在颠沛流离中,关羽也没有任何亮眼的战绩,自然名声不显。

官渡溃败后,袁绍身体迅速衰败,时常吐血。冀州各郡县见袁军被曹操歼灭,立刻另谋出路,纷纷反叛。

建安七年,袁绍病逝

袁绍“建安七年”

我快要死了

袁绍并不像三国演义中所塑造的蛮横无理、懦弱低能、昏庸残暴。相反,他待人宽厚,对治下百姓很好,深得当地百姓爱戴。

他死后,北方四州的百姓悲痛异常,一片素缟,如同失去了自己的亲人。

袁绍老怀大慰“吾所做的事终究还是能被人记住的。”

审配“主公对百姓一片赤诚,自然能得到百姓的拥护。”

罗贯中“文学作品怎么能叫抹黑呢,这是修辞,是比兴”

不把袁绍写的残暴一些,怎么能突出曹操平定北方的英明神武,但就是这样英明神武的曹操也没有打败刘备。

综上所知,刘备才是汉室正统,天命所归

萧何“外宽内忌,好谋无断,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比高祖可差远了。

张良“废嫡立庶,废长立幼,才是他最大的祸端。”

刘邦“不论谁谁胜谁负,大汉终归败了。”

刘彻“曹操将要一统北方,接下来难道还会将统一的天下还给刘协”

刘询“曹操将行王莽之故事”

袁绍的势力也如他本人一般风烛残年,但依旧要选人来继承。

因为长子袁谭已经被过继出去,次子袁熙从不参与夺嫡之争,审配等人便假称袁绍留下遗命,立三子袁尚为嗣。

袁绍用怀疑的目光看着审配逢纪,虽然三子确实是他最满意的继承人选,但这种事可不是手下人能擅自决定的。

郭图当即发难“审正南,逢元图你一人是要做秦之李斯赵高吗”

审配“比不得你,落井下石,小人行径”

逢纪“郭公则,你又比我们好到哪里”若是你抓住机会,一定会立袁谭为嗣。

乌鸦不要笑猪黑

田丰冷眼看着他们的争斗,沮授想要调节一一,被田丰暗中拦住了。

田丰对沮授摇摇头,闭口不言。

直到袁绍发怒“都闭嘴吾还活着呢”

为了及时接收到天幕的信息,分析未来的局势,袁绍将自己的八个谋士都聚集在邺城,四位大将防守各方。

如今却尴尬了,颜良、文丑还好,张郃、高览本就不得袁绍信任,也不知他们会不会提前投靠曹操。

即便依旧效忠袁绍,他们之间的裂痕也是如何都无法弥补了。

散会后,沮授问田丰为何阻拦他。

田丰无奈道“你还看不出来吗,冀州已经人心各异,四分五裂,袁氏完了”

沮授“至此危难之际,更是我等为主公效力之时啊”

田丰“你便是说了,袁公会听吗”

沮授“”

田丰“天幕已经将我等的失败一一展露,郭公则、审正南他们还在勾心斗角,争权夺利,丰已经心灰意冷了”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88780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