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东汉末年 卖官鬻爵!!!(1 / 3)

光和元年178年, 刘宏在董太后与中常侍的教唆下公开标价卖官,他比桓帝更有“创新精神”,如同一个精明的商人一样, 将官职分为不同的等级,比如地方官比京官的价格高一倍, 县官的价格则以当地富庶情况来规定, 便是官员升迁也要交一笔钱。

官位的标价以官吏的年俸为准,年俸两千石的官职标价两千万钱, 官位的价格是官吏年收入的一万倍

评论区

“这样的人当官以后,怎么可能为百姓做事呢,他们第一件事就是将自己卖官的花销赚回来。”

“敲骨吸髓, 巧取豪夺,横征暴敛, 百姓只能被动的承受他们一层层的盘剥”

始皇“一万倍”

这是将官职当做敛财的手段了吧。

刘彻都不知该如何吐槽了,整个天下都是你的, 你却为了些钱财将万民置于水火之中

他就算是打匈奴, 修皇陵, 建宫殿园林, 也不曾对百姓竭泽而渔。

他只会对豪强、诸侯王下手, 刘猪猪自认为是这样的

有的官职比较抢手,那就竞标吧,出价最高的人可以中标上任。

就连段颖、张温这样功勋卓著的名将也得交够了钱才能上任。

评论区

“段颖、张奂、皇甫规并称凉州三明, 多次攻破羌乱, 身先士卒,守护大汉边疆,因军功封为列侯。”

“他行军以仁爱为本,亲自为士兵包扎伤口, 嘘寒问暖,在边境十年未曾睡过一个好觉,与将士同甘共苦,所以,他麾下的将士都愿意跟随他出征,为其死战”

“但是,他进入朝廷为官后,为了自己的富贵,党附宦官,大肆捕杀太学生和党人,两次官至太尉。”

“直到权宦王甫罪行揭露,段颖才被牵连下狱,饮鸩而死。”

霍去病“原还以为这是后世的名将,没想到啊”

卫青“虽有军功,却品行不端,一心追求权势富贵,有此结果也算罪有应得”

尚在凉州为将的段颖出了一身冷汗,可是,时事如此,若是不依附宦官,他这个将军还能当的下去吗

汉武帝却看到了他们没注意到的地方“仅仅是平定羌乱,便用了十年,这可是十年的赋税徭役。”

“这个张温也不是无名之辈,他率军讨伐韩遂马腾叛乱时,董卓、孙坚都在他的麾下。”

“后来,董卓得势后,张温不甘心屈居其下,被董卓当成了杀鸡儆猴的那只鸡”

“三国演义里面的名场面。”

“后汉书评价张温,虽有功劳名誉,却是靠贿赂得来的三公之位。”

张温面红耳赤,强自争辩道,本公的权势地位都是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凭什么说我是靠贿赂得的三公

不止是卖官鬻爵,便是官员升迁、调任都要预先交三分之一的标价,也就是说,官吏上任之前要先交相当于他25年以上的合法收入。

许多官员因为交不起如此天价的“做官费”而吓得弃官而逃。

评论区

“不止如此,如果买官的人有钱,还会加价。”

“真是将奸商的本性发挥的淋漓尽致,不放过任何一个赚钱的机会。”

“在大汉,刘宏看上的东西就是他的,天上掉下来一个铜板,都得姓刘”

刘邦看的目瞪口呆“这小子上辈子一定是个奸商吧”

汉武帝“他要那么多钱做什么,难道北方零星的叛乱需要这么多银钱”

桑弘羊还在计算,灵帝的收入与国库的缺口,主父偃却幽幽的补充了一句“诸君是不是忘了,这是个昏君,他得到的钱财,怎么可能放进国库”

始皇“汉朝都变成这样了,居然还没有灭亡,难道汉末就没有陈胜吴广吗”

刘宏卖官的收入并没有进入国库,而是拿去自己享乐,他将所有银钱都拿来兴建西园。他每日挖空心思玩耍享乐,身边的宦官也一门心思的逢迎。

刘宏没有见过驴,一个小黄门便找了四头驴进宫,刘宏一见便爱不释手,每日驾着驴车在宫中游玩。

评论区

“皇帝随便的一个举动,就会有人群起效仿,一时间,京城驴价暴涨”

灵帝刘宏眼前一亮“朕要将附近所有驴都买下来,倒手卖给百官,这可是一本万利啊。”

韩非子“当年商纣王用象牙筷子吃饭,箕子惊恐,觉得商朝快要完了。因为用象牙筷子吃饭必不能用陶土做的盘盏,要搭配犀牛做成的杯子,还要吃山珍海味,住九尺高台,建宏伟宫殿,穿锦衣华服后来,商朝果然很快便亡了”

驴车的风潮尚未过去,刘宏又有了新花样,他给狗穿上官服官帽,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称呼其为“好一个狗官”满朝文武敢怒不敢言。

评论区

“经典的驴车狗官。”

汉末百官

曾经对着儒生的帽子撒尿的刘邦“朕是为了打击士大夫的威望,树立皇帝的威严,你就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