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保登基后, 诛杀了闫氏及其党羽,闫太后也被软禁。他为安帝时期的冤案平反昭雪,为被冤杀的邓氏、杨震等人恢复了名誉。
刘保将拥立他上位的乳母封为山阳君,食邑五千户, 孙程等十九个宦官都被封为侯, 但他从不纵容他们的不法行为。
评论区
“我以为东汉末年的皇帝都是昏君呢, 没想到还有一个明事理的。”
“是的,他刚登基的时候就因为十九侯殿前失礼, 被革除官职, 贬出京城。”
汉顺帝刘保想起了自己幼年所见,先帝宠爱的宦官樊丰等人害死了他的乳母,从那时起, 他便知道, 任何人都不可信。
只要拥有权力便会胡作非为。
乳母宋娥构陷他人,被刘保收回了山阳君的封号, 宦官与宋娥相互贿赂, 被遣回封地。假传圣旨的宦官张逵被处死,中常侍诬告贤臣梁商,贤宦曹腾等人谋反, 刘保完全不信。
评论区
“这个曹腾是我知道的那个曹腾吗”
曹腾我在后世很有名气吗
“是的,真是不可思议,这可是曹操的祖父啊”
曹腾我不是宦官吗哪来的子嗣
“时间也太快了,马上就要到汉朝末年了。”
“这可是历史上唯一一个被正统王朝追封为皇帝的宦官”
这句话信息量太大了。
首先受到暴击的是汉末之人。
袁术“曹阿瞒居然敢篡位”
袁绍“阿瞒仅一郡之地都能称帝, 本将军雄踞三州,这天下舍我其谁”
曹操眼看着自己成为众矢之的,倒也不是很担心。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都无法齐心,又怎么会联合起来攻打自己呢
但堡垒都是从内部瓦解的, 他的谋臣武将很多都是因为拥护汉室才聚集在他的周围的,尤其是荀彧,这可是他手下的王佐之才
“文若你听我解释,操从不曾有过僭越之心,操只想做大汉的征西大将军啊”
东汉的皇帝也不淡定了。
刘秀疑惑道“大汉之后不是晋朝吗这个曹操难道是晋朝的开国之君”
刘庄用怀疑的目光扫视周围“朕的大汉居然亡在一个宦官之后的手中。”他将自己的大棒棒对准了殿中的宦官。
刘肇朕感念宦官的拥立之功是不是做错了,但郑众真的是一个忠诚无畏,不朋不党的君子啊
邓绥“朕记得,宫中是有个宦官叫曹腾,他谨慎厚道,为人正直,朕还想将他留给太子呢。”
顺帝也想知道覆灭大汉的人是谁,但此时的曹腾还没有养子,他将来的养子也不一定与历史一样了
也有一些皇帝看到了不详的信号。
始皇“朕在位期间,哪个宦官敢假传圣旨”只要朕活着,赵高也只是一个奴颜婢膝的小人。
汉武帝“他的惩罚也太轻了,根本无法警告不法之人。”将人贬谪出去还能再回来,皇帝的威信荡然无存啊
刘庄“宦官为何能被封侯,为何能有养子”
利用宦官的力量扳倒窦太后亲政的刘肇“”他是第一个给宦官封侯的皇帝。
邓绥明帝不懂,宦官真的很好用
顺帝在位期间,面对的外敌只有鲜卑,但鲜卑年复一年的犯边,对朝廷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永建元年126年,辽西鲜卑入侵代郡,代郡太守战死。127年,中郎将张国击败辽西鲜卑。同年,辽东鲜卑入侵玄菟郡,很快就被乌桓校尉耿晔打败。接下来的几年间,鲜卑多次进犯渔阳、朔方等边境,中原朝廷也多次派兵出击,直到鲜卑首领其至鞬去世,大汉边境才终于获得了短暂的安宁。
邓绥“其至鞬他不是去年就被邓遵打败,率众归降大汉了吗”
其实早在永建元年121年,邓绥去世,邓遵被汉安帝刘祜逼迫至死后,其至鞬就反叛了,他多次攻打大汉边境,又打败了南匈奴,在北方称雄。
但刘祜根本没有重视,也没有派兵抵御
被安帝刘祜派到西域的班勇也屡建功勋,永建二年127年,班勇征服了西域的焉耆国,龟兹、疏勒、莎车等国迎风而降,西域都护府再次矗立在帝国的边疆
在文化上,刘保扩大太学,改革察举制。
东汉时期,贵族操纵察举制,他们相互举荐,缔结姻亲,垄断了寒门上升之路,也为朝廷埋下了巨大的隐患。针对这些弊端,刘保为察举制打了个补丁建立了考试制度。“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儒生考试经学,文吏考试奏章律令。
评论区
“果然是考试。”
“原来在东汉就有考试了。”
“这真是自古以来最公平公正的法子了。”
对于察举制来说,考试是里程碑式的进步,所有人都能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进行竞争,将豪强世家相互举荐扼杀在摇篮里,汉朝的官吏择选制度为之一新,史称“阳嘉新制”
汉武帝拍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