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女君天下 班昭与《女戒》(1 / 2)

汉和帝在位时, 北匈奴就曾请求和亲,但却没有准备彩礼,被汉和帝拒绝。等到邓绥在位时, 他们再次提起和亲,还想让自家的王子侍奉邓太后, 依旧被拒绝。

评论区

“山不来就我, 我去就山。”

“匈奴也是挺执着。”

“他们不是还在跟大汉打仗吗,怎么又和亲了”

“打仗的是南匈奴, 北匈奴跟西域一起早就被收拾了。”

“日本也送过来160个男仆,嘿嘿”

“听说邓绥姐姐长得很高的, 日本的男仆”

汉语就是有这样的魅力, 仅从几个文字中便能品出说话人的语气, 邓绥看的好笑,刘肇却有些酸。

刘肇“匈奴人想要求娶我大汉公主, 却连聘礼都不准备,岂不是看不起我大汉女子”

还敢肖想朕的女人, 呵现在可不是高祖时期

已成为太后的吕雉想起曾收到的冒顿的国书,至今仍觉得万分羞辱。

没想到两百年后, 匈奴想要送王子到大汉作为人质, 都没人要了

好想让冒顿看看此时的天幕,不知他会有什么样的表情。

经过一系列的对外战争, 邓绥稳定了东汉的朝局, 威慑了四方的敌人, 让多灾多难的大汉王朝再度恢复稳定

永初元年107年, 夜郎举土内附,东汉的疆域拓宽1840里,焦侥国举国内属。永初二年, 蜀郡外的31万蛮夷归附东汉。永初三年,越巂郡的八个夷族部落,16万人归附

评论区

“巾帼不让须眉”

“无论是对内治理,还是对外战争,邓绥的丰功伟绩都值得历史铭记。”

平行时空的帝王们默默自问,若是自己处在邓绥的位置上,可能做到她这样的功绩

连续十年的天灾,四面八方的敌人,再加上一门心思拖后腿的朝中大臣

绝大多数人都不敢说肯定的答案。

刘秀欣慰的看着自己的大功臣邓禹,看的邓禹都不好意思了。

文武百官对邓禹则是羡慕嫉妒,别人家的女孩子都能名传青史,自家的儿子却不成器。

一些开明的家长心思电转,他们想着自家这么多女孩,不如也教她们一些诗书,若有一人能够学成,也是自家的荣耀啊

评论区

“突然发现,邓绥的很多政策与刘肇一脉相承。”

“这就是最好的爱情吧,面对风风雨雨一起携手前进,便是只剩下我一个人,我也会继续你的事业,替你完成未竟之事”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的美丽”

“我必须是你身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刘肇与邓绥对视一眼,两人相视一笑,一种奇妙的氛围在两人之间流转。

满朝文武我们是不是不应该在这里

邓绥临朝期间,还有一个人不可忽视,她便是班昭。班昭是班超与班固的妹妹,自幼熟读史书,对历朝政策得失了然于胸。她曾教导和帝后宫中的嫔妃,与邓绥关系很好。邓绥临朝后,班昭用自己的经验,帮助邓绥稳定朝政,得到当时和后世很高的评价。

邓太后看着身旁的老师,欣慰道“朕能有今日,多谢老师相助,老师做的事,后人都记得。”

班昭神情却有些复杂“老身本不想以此闻名后世”

班昭还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女史学家,班固编撰汉书时,班昭便参与其中,后来班固因为窦宪一案被牵连,死于狱中,班昭便接过哥哥的工作,继续编撰汉书,终于在她四十岁时,完成了对汉书的编撰。

班昭我不是没有写自己的名字吗

司马迁突然对这位后世的史学家产生了巨大的好奇,他为了编纂史书,遍游天下,寻访名人古籍,考证虚实,而班家的汉书也经历了两代三人的接力

班昭学识超群,博览群书,当时的大学者马融都要跪在门外听她的讲解。

赵傅东观续史,赋颂并娴。

徐钧有妇谁能似尔贤,文章操行美俱全。一编汉史何须续,女戒人间自可传。

但我们对班昭的评价却在近代迎来了两极反转,只因为她编撰的女诫一书。

女诫是班昭编撰的一本用来教导曹家女子做人道理的私书,是她以自己的切身经历对自家女儿们的告诫。

评论区

“封建糟粕”

“身为女人却迫害女人。”

“女子之大贼。”

“你的女儿可真倒霉”

邓太后看向老师,却发现她的神情很是奇怪。

“老师”

班昭回过神来,忙解释道“老身早有意编撰一本规范女子行为的书籍,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