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在这里见到您了,总觉得分外亲近。”
晋王妃见她不过才来一日,这里收拾的井井有条,说话也是完全没有自矜之意。比起庞太后,她还是愿意和蕊娘说话,毕竟没什么压力。
“这倒也是,你平日倒是和太后一样,都爱看书。”晋王妃虽然认识几个字,但也只是为了管家,并不做学问。
因为晋王妃进宫,脸上糊了妆,看起来倒是明艳娇贵,蕊娘连忙道“其实看书也不过是打发光阴罢了,哪里敢和太后娘娘相提并论。倒是王妃你,我听外祖母提起你说你最有才干了,说有一年直隶几处大荒,连伯府都开始吃糙米,您家里却井井有条,还能组织护卫出去打野味孝敬宫中,您怎么那么厉害的”
这当然是晋王妃第一得意之事,若非她不姓庞,现在的皇后给她提鞋都不配。
因此,晋王妃侃侃而谈起来,蕊娘听的还拿纸出来记好笔记很是认真,晋王妃越发高兴,似乎找到了听众似的。
一直聊到下半晌,庞太后那里传膳,让晋王妃和蕊娘都过去,晋王妃才歇住。
庞太后并不似一般的老年人吃的清淡,她居然吃红烧肘子,还吃的非常畅快。吃完肘子,还一个人小酌了两杯酒,红光满面。
她看到蕊娘只吃一小碗,自己吃了两碗饭还意犹未尽时,反而对蕊娘道“你别看哀家这般,以前我年轻的时候,一盘红烧肘子,一盘烤的猪腿,我都能吃下去呢。你们年轻人都要苗条,少吃,我这人就怎么把日子过的舒心怎么来。”
“金刚经上说,凡有所相皆为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依照臣女看来,便是您这般了。”蕊娘道,她觉得庞太后这样的人已经不再执着皮相,其实人只要过的开心,一切不如意之事都会变好,这才是真谛。
庞太后含笑点头,又让服侍的宫女端了一盘菜过来赏给蕊娘,蕊娘行礼道谢。
用过晚膳回去,晋王妃就要告辞,蕊娘也随即回房,继续看书。画屏把蜡烛灯盏准备妥当,忍不住问道“姑娘,您是真爱看书。”
“下午陪着晋王妃说话,现在才有功夫啊。况且,我是越看书,越觉得我自己浅薄,要学的还有很多呢,我自己的智慧不够,就得吸取前人的智慧。”蕊娘道。
流萤却心想就是因为小姐这么聪慧,今日一席话就到太后赏菜,真是崇拜自家小姐。
而对于蕊娘入住庞太后宫中的事情,韩羡从二皇子处打听到,连忙家去告诉韩老夫人以及父母。
韩老夫人道“上次我们蕊娘就得了皇上的青眼,现下又搬去住太后那里,这样可真好。”
韩伯爷有些不开心“二皇子业已成婚,难不成我们蕊娘要许给给三皇子自然,皇子也是很好,但是三皇子就”
“应该不会,总不能后宫全部是和太后有关的女子,皇上也有自己的考量。否则,就会一并赐婚了。”韩老夫人还是很了解的。
韩伯爷只看好二皇子,现下二皇子已经娶妻,他也一时不知道哪位皇子好了。
自然,除了韩家之外,宫内也是议论纷纷。
二皇子之下就是三皇子了,郭贵妃是三皇子生母,总要为自己的儿子打算一二。她是见过蕊娘的,并且很难忽视,甚至当年皇上对韩婉可是念念不忘,若非韩家自己识趣,怕兄弟纷争,把韩婉外嫁,恐怕这里都没有她站的地方。
所以,她不愿意自己的儿子娶蕊娘,可现在她也不满意卞宝云。听说她还生了病,身上留有黑乎乎的疤,这样怎么能做皇子妃呢日后,儿子岂不是被人笑话。
可太后硬是要塞人过来,她也只有接旨的份。
比起郭贵妃之外,许淑妃和苗贤妃都一派自然,许淑妃最为得宠,但她儿子就不大受宠,如今拥蹙二皇子。想着孟家那位姑娘的表兄是二皇子伴读,那都是自己人,倒也不错。
苗贤妃就更不必担心了,太后把曹慈派到她身边,是什么用意,她一清二楚。
庞太后出行一早,蕊娘也被收拾起来了,她一袭浅紫色的春衫,衬的皮肤愈发白皙莹润,典雅大方,身段儿玲珑。
就连庞太后见了她,也是满脸惊艳“来,过来我看看。”
蕊娘大大方方的走过去,她在太后这里虽然才几日,但也能感受到庞太后为何能身居高位。她的确对人不拘一格,看似随心所欲,却又高度自律,都六十多岁的人了,还日日看书看各地呈上来的奏折,精力比她这个年轻人都好。
“等会儿,他们都要过来请安,说起来,他们也都是你的表兄,毋须拘束。”庞太后道。
蕊娘摇头“臣女不敢。”
话音刚落,就听闻外面有小太监唱喏,“诸位皇子到。”
蕊娘赶紧站在庞太后身边,略略屈膝行礼。
皇子们也并不是日日来请安,一般请安也是有特地的日子,今日他们还是照往常一般请安,只是大家都发现太后身前站着一位女子。
庞太后倒是很高兴,让他们坐下后,方才介绍道“这位是孟姑娘,她外祖母是泰安伯老夫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