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0 章(2 / 3)

大国崛起1980 大江流 6623 字 11个月前

夏国可能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们,但一切真的都在向着好处发展。

那一片欣欣向荣,才是最让人羡慕的存在。

当然,沉默过后,则是一种观念的改变,张超男笑着说“老人们都不怎么说,但是孩子们不一样,我那天送东西给杰尼斯,恰好碰见了他的孙子吉托维奇,吉托维奇显然看过那些录像,他专门在楼下等我,问我在我们的国家,年轻的孩子们有没有理想,他们是不是不会觉得,如何努力也没有希望”

“你怎么回答”许如意问。

张超男说“我说有,他们有的想当兵,有的想当工人,很多人想当科学家,每个人都充满理想。吉托维奇说他真羡慕我们,他也想在夏国这样的地方生活,为理想而奋斗。厂长,你说我们的故地重游再时间长一点,看的人再多一些,我觉得会影响很大的。也许老人们还有些固守己见,但孩子们绝对会先接受我们的。”

许如意

只能叹口气“能来一批是一批吧,这个并不稳定。”

张超男愕然,她突然意识到,也许,她不敢想象的那件事,就在眼前了。

的确如此,他们的重返故园活动,只进行到了六月份,随后,就突然被中断了。维克多跟他们的关系已经很好了,他非常直白地告诉张超男我只是接到了通知,但为什么停止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也不知道。以我的了解,这事儿你们暂时放弃吧。”

甚至,出于多年的交情,维克多还说了一句“其实目前你们在苏联的业务已经很少了,你们对于我们的友谊我们也收到了。”

他的话只有一半,但任谁都明白是什么意思,他肯定知道了什么消息,但却又不能说出来,只是用这种方式告诉她,走吧,赶紧走吧。

可张超男怎么能走呢。

她和韩小虎就当做什么都没听懂,依旧留在了这里。

随后的局势越发不稳,很多人的工资都难以保证,自然面临困难的人更多了,燎原厂这边的存货也开始见底,不过有许如意在后方支援,他们倒是还能应对。不过,他们送出食物也从每个月一次,变成了每个月两次。

又是找回旧友,又是故地重游,此时此刻,燎原厂的名声已经很大了。

很多人都知道他们在资助那些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但谁都没想到,他们会持续这么久,仿佛在黑夜中的明灯,帮着他们度过这个寒冷而又漫长的冬日。

甚至,他们还在自己的食物中,收到了这样一封信“你好,我是燎原机床厂助苏联分公司经理张超男,这是我们分公司全部的联系电话,如果需要帮助,可以给我们打电话,我们会竭尽所能。”

这封信有些人珍而重之的放了起来,譬如亚历山大的遗孀,但也有些人觉得已经麻烦了太多,不再想麻烦燎原厂,譬如杰尼斯,倒是他的孙子吉托维奇偷偷这封信藏了起来。

还有一部分人,则是那些没有援助过夏国,这些年因为各种关系被发展的专家们,他们中间大部分都是普通专家,虽然工资购买力很低,但并不觉得需要这样的帮助。至于一些高级专家,则认为燎原厂并不能帮上他们的忙,事实上,燎原厂送来的食物,对于他们来说,也不是很需要的。

但所有人都是一个想法,他们能出什么事,燎原机床厂是不是有些过于担心了,他们的国家只是需要调整而已。

但无论他们怎么面对,这封打印好的信都会放在每次的包裹里,8月有,9月有,10月有,11月有,而在12月的月底,一则消息仿佛如原子弹爆炸一样,在全世界炸响了。

苏联解体了。

事实上,那段岁月,在很多苏联人的记忆中,都是绝望和无助。

他们的国家不存在了,他们的祖国没有了,他们的信仰倒塌了,他们能干什么呢

但很快,他们就发现,事情变得更糟糕了,解体后,偌大的国家分成了很多国家,俄罗斯开始了休眠疗法,将所有的国企全部推向市场,不

进行任何调控。

这是一种类似于绝处逢生的办法,原先在许多国家实施过,但它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背后有美国的资金支持,可俄罗斯什么都没有。

原先的物价飞涨已经让他们觉得难以承受,现在他们才知道,什么叫做多年积蓄全部变成纸。老人的退休工资没有了,青壮年的工资发不出来,即便有跟物价比,也不如几个面包值钱,仿佛在一夜之间,他们绝大多数都变成了贫困户。

甚至连那些最顶级的专家,因为卢布的贬值,要不是燎原厂定时送来的食物,就要饿肚子了。

而这时候,他们碰到了两类人。

虽然已经发不出工资,但是戈尔杰还是每天正常从研究所上下班,可这一天,他下班的时候,碰上了一位陌生人,他喊道“戈尔杰”

戈尔杰扭头看他,很陌生的一个人,甚至一看就不是苏联人,他严肃地问“请问有什么事吗”

对方笑着说“你好,我是德国米勒兄弟机床公司的迪穆,我想跟你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