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7 章 两章合一(1 / 4)

大国崛起1980 大江流 7979 字 10个月前

维克多都愣了,怎么就秘密上了他虽然学的是机械,但并不精通,所以日本人在的时候就已经很头疼了,他们总有各种核心技术,对他们避而不谈。

如今夏国人来了,他记得原先的夏国人朴实而又大方,怎么现在也开始玩秘密这套了。

他不由看向了旁边的严华等人。

事实上,这会儿的夏国人心思放在全秉信身上的很少,大家都被震撼到了。

这四台机器已经在这里安装加放置了将近一年,维克多他们已经习惯了,但是对于夏国人来说,他们这是第一次见到传说中的九轴五联动数控机床。

刚刚从楼梯上下来的时候,四台半成品单独放着,因为外罩都没有安装,看不出什么来,大家只觉得大而已。可是当全秉信走上前站在了旁边,甚至绕着走了一圈,那种大与小的对比,才让人真正感觉到了震撼。

这些设备进口是用于生产潜艇螺旋桨的,所以加工件的直径都在七八米以上,能够加工这么大的工件,机床的尺寸也是惊人的,本身就是超重机床,整个机床许如意昨天看资料,重达1350吨,因为是卧式机床,机身的长度足足有50余米。

这样的四台设备,全秉信行走其间,是需要仰望的。

这个动作难免让人感叹万千九轴五联动数控机床,几乎是所有夏国机床人不可触及的梦想,但现在,即便它如此的神秘,我们却已经近在咫尺了。

谁能不震撼谁能不欣喜谁能不自豪

严华很快发现了维克多的目光,但是所有涉及到安装细节的问题,他是一律不管的,全秉信作为安装组组长,他说是秘密,他就不可能告知苏联人,所以,他笑着说“那么就开始吧。”

维克多颇有深意地点点头“好啊。”

目前的四台机床都是半成品,这才是最麻烦的事情,如果是刚刚运抵,从头开始,燎原厂熟悉资料后,直接上手就可以。如果已经安装完毕,只需要调试,燎原厂也能胜任。

但是这种半路安装,虽然前面都是原厂工作人员操作,但谁也不能保证,之前没有任何错误,所以,为了不给后面留下隐患,是必须检查过后才能继续。

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半成品如何检查

设备不能启动,根本就发现不了,所以燎原厂早就提出了要求,他们不会同时安装,而是只安装一台这一台要求全部拆开,记录顺序,等着安装完毕后,进行调试试用,合格后才对其他三台进行同样操作。

当然,如果苏联人愿意的话,他们也可以跟着拆开一台,跟着燎原厂同步重复步骤,这样的话,倒是可以省去一部分时间。

这个提议其实苏联这边是不太愿意的,毕竟这就等于将这套九轴五联动数控机床的所有构造都让燎原厂摸了个清楚,只是除此之外又有什么办法呢,陆时章直接指出“如果不是从头再来,我们只负责安装,后续出了任何问题不能负责。”

这就没得谈

了。

他们就是需要一个可以保障良好使用的安装队伍,不保障的话,费这个事儿干什么。

所以,最后对方还是同意了,不过他们选择不拆,只是进行观察核对,等到燎原厂将这台设备拆后又重新组装到这个程度,再同步操作。

这就说明,他们在很长时间内,需要共同合作,维克多说完一句好啊后,立刻上前,介绍了上方的工作人员认识,对方也是一个工作组,足足有十人,为首的则是组长伊万。

显然,刚刚维克多已经试探了一次,伊万的态度很是热情,介绍完毕后,主动跟全秉信握手“希望合作愉快。我来给你们介绍一下我的伙伴们。”

许如意看了一下,他们的队伍中,并非都是男性,居然还有两位女同志,四十来岁的样子,很是和善,看到许如意也很惊奇,还向着她笑了笑,他俩分别叫做卓娅和达利亚。

等着双方介绍完毕,她俩甚至很热情地冲着许如意挥了挥手,打了招呼你好,李华”

许如意也笑了笑。

第一件事就是盘点。长崎和古田的人走的很匆忙,不过维克多这边早有准备,所以据他说“一切文件和零部件我们都盘点过,没有任何缺失才放的人走。”

可是,燎原厂也得盘点一遍,双方签字才可以继续。

所以,大家很快进入了工作流程燎原厂一共分两组,一组是全秉信带着许如意和其他三个人对第一台设备进行拆卸,第二组则是另一位技工徐鹏带领,同苏联安装小组的人一起盘点。

其实组装一台设备又有图纸,难度并不是很大,但问题是,这些机床出厂的时候,为了躲避行踪,就是分开运送的,所以本身就很零散,外加已经是干到一半的情况,很快原有包装都拆开了,需要一一核对,速度就慢很多。

至于许如意他们,拆的时候还要动动脑子,想想这到底是为什么这么设计,有什么优劣,自然也很慢。好在跟许如意搭档的是卓娅,很是理解慢慢来的原因,并没有任何催促。

第一天下班铃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