燎原一号最好也就是和苏联的产品相当,符合要求,精度一般。
这可太关键了
就这时,薛丽丽念出了数据“1”
突的,江忠林不敢置信地抬起了头,因为正对着玻璃那边,他还看着玻璃对面的那些厂长们,此时此刻也是面露惊讶,他们有的眼睛瞪大了,有的嘴巴微张,即便此时此刻他没有镜子,他也知道,自己的表情跟这些厂长们差不到哪里去。
因为这数据太好了吧
“1”他几乎忍不住重复,这可是第四个数据了。
薛丽丽的声音还是那么的冷静稳重,“是的。”但是,她的表情,江忠林看到了,她的嘴角都挂了起来,她在无声的笑,只是控制住了自己,原来大家都一样啊
江忠林忍不住点点头“好的”他的语调都是轻快的,“我记下了,下一个”
而此刻,在玻璃窗外,依旧是安静的。
测量是非常枯燥的,虽然是自动装置,但是每个数据出来,也是需要设置,刚刚测量其他几个工件的时候,大家中途还说说话,甚至还问了许如意一些相关事,可这时候,这么无聊的时间,没有人开口。
数据一个个读了出来。
3
3
4
2
每一个数据的读出,大家心里都会默默地算着,这是第几个了,目前数据差距最大是多大如果是在原有数据中间的,大家会松口气,如果是超过的,大家会给自己打气对的,明明他们跟燎原厂跟东阳厂都无关,可这会儿,他们在给自己打气。
或者说,他们给夏国机床行业打气,他们给夏国制造打气。
1
薛丽丽又吐出了一个不错的数据
这是第三十了,测量的是镗孔的同轴度,公差范围给的是正负20,这个数简直完美。
林阳忍不住攥了攥拳头,还差一个,如今公差的范围是4到4,如果保持下去,这个数据跟德国机床差不多,远远好于日本机床。
如果有人跟他在一个月前说,夏国的数控机床精度可以比日本好,他会直接嘲笑对方“你做梦呢。”
如果在一天前,有人跟他这么说,他的反应是“这是所有人的愿望,但这很难,不要抱有太大的希望,因为不现实。”
可是现在,林阳觉得自己要疯了,明明还有一个数据,在制造业,只看数据不看推断,可他竟然有一种笃定的感觉,他相信燎原一号一定比长崎的数据好这种自信是从哪里来的呢
是许如意的松弛有度是两位测试员一声比一声轻快愉悦的报数声还是大家越来越激动的表情
他不知道,他只知道,什么叫打气,这些数据就是。
从1到30,明明是那么简单的阿拉伯数字,连小学生都会念,可是,他的紧张就从这一次次念数中,渐渐地消失了。
为什么紧张呢是因为夏国机床太弱了,他们的材料不好,他们的工艺不好,他们设计不好,甚至他们的母机都不行。所有都说,夏国人造不好机床,因为别人已经发展了上百年,而夏国机床只走过了几十年,还被卡住了脖子,你想要的,永远不会给你,给你的,也不会让你舒服地用。
他们试过了各种努力,可终究敌不过时间带来的巨大差异,在短短几年中,努力,创新,改造,然后失败一个又一个的机床厂停产了,转产了,关闭了,没有了。
谁不心疼可有什么用呢。
现在是1983年了,世界上有名号的机床公司都在开始进驻夏国,但凡有点实力的工厂都在选择进口设备,他们的市场越来越小,口碑却是越来越差,怎么办如何办
他不知道每天想多少次,可总觉得,无法破局
可现在,这一个个的数据将这些他无法解决的困境,似乎一个个地用铣刀戳破了。
看这是夏国的数控机床我们也能做到这个数据谁说我们不行看谁还用技术封锁我们看看吧,我们突破了
他殷切地盯着玻璃墙内,只等着最后一个数据。
来吧
赶紧来吧
让我们扬眉吐气
让我们不再受限制
来吧
此时的目光如实质,薛丽丽本身是平常心,可此时,心也跟着砰砰跳起来。
这是最关键的时刻了。
她是深呼吸了一口,才对着江忠林说“最后一个数据,镗孔孔e与d4的同轴度。现在开始测量。”
说完,她像刚刚一样,伸手去按那个按钮。
可是,伸到了半截,她却又有些不敢按下去了。
她虽然一直低头忙碌,可她知道,大家在期盼什么,这个数字至关重要。
她活动了一下自己的手指,下意识地第一次看向了玻璃墙,她想找一点勇气,可没想到的是,第一眼入目的,就是穿着一身白裙的许如意。
明明所有人都比她的体型大,可是她真的太显眼了,尤其是她的表情没有半分的紧张,甚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