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 手持李唐建国原始股的男人 免死牌还没……(1 / 3)

李渊坐在位置上直接捏碎手中杯盏, 恨声道“朕都还没死,破屏幕是恨不得朕颜面尽失,无颜见人吗”

讲了一堆李世民与臣子的厉害, 一遍又一遍的陈述李世民与凌烟阁众臣的君臣相得,情真意切, 现在又来提他李渊在宫中准备朝李世民下死手, 这是想他被世人唾弃吧

李渊盯着天上透明屏幕的眼中满是怒火。

其他人吓得瑟瑟发抖久久不敢动弹,头埋得一个比一个低,但白眼却是一个接一个, 内心都在吐槽东家又在自欺欺人了,不提当年的骚操作, 就现在他们太上皇的操作还少吗后院的娃娃一个接一个蹦, 这不是膈应前朝的皇帝陛下是什么

至于被提到的臣子们则想起仙幕前面确实要提到这个, 就是仙幕好像仅提到了一句话就开始扯陵墓去了, 但即使是那一句话

尉迟敬德按住嘴角, 让嘴角的弧度不要暴露他的心情, 不要笑得过于嚣张。

在秦王心中若是有天平,亲爹亲哥亲弟那头会被他们这些兄弟们颠上天

嘿嘿嘿, 实在是太让人开心的一句话了, 是能让他们开心到半夜做梦都能够笑醒的话。

然后听到仙幕后面详细介绍陛下对他们的爱后又与其他臣子哭唧唧下一大片。

仙幕介绍的这是什么这是陛下对他们深沉的爱啊

东宫与皇宫的刀来得比谁都快。

但最早遭殃的不是我们熟悉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而是

那个没命得过早的刘文静。

熟悉的名字乍然在李世民耳边炸开,惊呆了一众臣子, 让李世民的心脏几乎停止跳动。

这是一个他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名字, 但却也是他很久没有听到的名字, 因为这个名字的主人,死得实在是早。

“刘公 ”李世民眼睛酸涩,那个人, 竟然再一次听到这人的名字,他是第一个,是第一个

刘文静是谁细看他的头衔似乎地位不低,但为何在后世又很少听到他的名字

他在李世民成就李唐霸业时做了什么

李世民鼻头酸涩,这人啊,在他李唐建国时做的事情可多了。

他在李渊刚到太原也就是晋阳人生地不熟,且受到严密监视手底下无兵可用时,是身为晋阳令的他看出两父子的潜力,主动结交李渊父子。

李渊的气愤在听到这人的名字时也如被毒哑的鸭子一样发不出声音。

他握紧手中的杯盏。

是,是这人在协助。

这人也是他素来温和的政治生涯中,第一个 让他被骂的人。

他在李世民年少籍籍无名时,看出李世民乃天纵之才,对着看不起李世民的好友肆意夸赞李世民的才情。

对李世民心生帮助之心,与李世民一起天天谋划着造反,主动牵桥搭线介绍豪杰给李世民,协助无名小辈李世民结交豪杰,蓄养死士。

此时小李唐界面在场的唯有李世民真情实感,没办法,这里面也就只有他和裴寂最熟悉仙幕所说的这人,但裴寂这人 不说也罢。

李世民眼眶发红。想起与十七岁少年郎成成忘年交的那个四十多岁的晋阳令,那个人虽四十有余,但姿仪俊伟,才干突出,生性倜傥而有权谋,是一个绝佳的好友。

就是在与他相遇时那人有点倒霉,就因为与瓦岗有姻亲被抓去下狱,是他当时觉得这人确实是人才,跑去狱中与这人商讨如何破时局。

在连父亲都不赞同起兵的当下,是这人看出避乱百姓入太原,若聚集可得十万之众,不到半年,帝业可成。自此才有他部署宾客,筹划起义,待机而起。

甚至是这人看出他担心父亲不同意起兵,拉拢父亲的友人裴寂一起劝服父亲起兵,也是这人在之后三番五次抓紧时机劝父亲起义,才有今日李唐的风光。

小李唐界面的尚书左仆射裴寂低头垂首。

好友,是 指他吗

是吧,就是他吧。

当年确实不刘文静的话,他当年只是晋阳宫监,身为晋阳令的刘文静在他面前把在少年李世民夸了又夸,说李世民豁达大度,神武雄豪,非庸碌之辈,乃是如汉高帝、魏太祖一类的人物,他当时只觉得刘文静说胡话。

一个毛都还没长齐的小子,怎配和汉高帝、魏太祖相比较。

但如今看来,眼瞎的是他。

也是他,在公元619年,在李唐胜利曙光将现之时,在秦王李世民提着食盒给他送行时,对李世民满腔悲愤高呼飞鸟尽,良弓藏,二公子小心随后

含泪饱餐被押赴刑场。

李世民方才的轻松愉快一下子没了心思。

耳边再次回荡起刘文静在牢狱中大喊的那句良弓藏,让他小心行事的话。

李渊身份尊贵,但身边全是没用的前朝遗老,唯一有点用处的就是裴寂这个看不出李世民乃帝王之才,找不出时局动荡之下的破局之法,才智平庸,水平一般,作战,每战皆败,为政,亦无政绩,更擅长喝酒吹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