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心都凉了半截“怎么会有皇帝二十七岁就去世医者都是吃软饭的吗”
其他人的惊恐不比刘彻少。
“光武帝六十二岁去世, 汉明帝四十八岁去世,汉章帝三十三岁去世,汉和帝二十七岁去世, 一代更比一代”
死得早
汲黯觉得心口不行了,受不了这种惊恐。
卫青更担心另一点。
皇帝猝然病逝, 继任者怎么办二十七岁去世的皇帝,下一代皇帝定然也是幼帝。
不是每个幼帝都向汉和帝一样优秀,能够逆风翻盘。
世人对汉和帝的英年早逝皆是惋惜居多。
但如果他去世之后能够像汉昭帝一样有个更为厉害的汉宣帝作为继任者倒是还好,历史就能不留遗憾,但可惜的是刘肇驾崩,继任者是出生仅一百余日的刘隆。
此话一出, 刘彻瞳孔一震。
“不足百天的幼主。”
要想抚育一个百天的幼主成年,天时地利人和皆不能缺。
刘据紧紧地握住老父亲的手, 只觉得脊背发凉“父亲,儿子记得大汉还真没有一个幼主幼到这种地步。”
就他所知道的汉昭帝也是七八岁才登上皇位的。
不足百天的皇帝,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世界上能再来一个尽职尽责的霍光
刘彻觉得很悲伤, 他恍然间门好似看到一艘名为大汉的巨轮从上层开始崩坏。
汉殇帝刘隆,无疑是比十岁登基的汉和帝更为懵懂无知, 汉和帝甚至连临终训示之言都没有留下就走了。
汲黯悲伤,对着一个什么都不清楚的百天孩子能说什么“臣只希望汉和帝能够安排好辅政大臣。”
世界上不是每个幼主都能够像汉和帝一样逆风翻盘,更多的幼主是被养歪, 或者臣子心思不纯,在皇帝长成前杀主另立新主。
不是汲黯一个人这么期望,其他人也是这么想的。
霍去病“顾命大臣选不好,那就是另一个灾难了。”
不足百天的幼主自然不懂得什么是这政务,于是这个政务理所当然地落入他人手中。
不过还好,汉和帝是个靠谱的, 他给汉殇帝留下的这个人,能力实在是不俗,在这个人的帮助下,东汉兴灭国,继绝世,挽救了东汉的颓势。
“嗯”刘彻的双眼肉眼可见的亮了起来,突然来了希望
把持朝政的是什么朝臣,而是他的养母邓太后邓绥及其背后的邓氏戚族。
刘彻凉起的双眼有片刻停顿,似乎是对内容有些惊讶。
“竟是一个女子。”此女子竟然有兴灭国,继绝世,挽救东汉颓势的本事,令刘彻没有想到。
霍去病的想法就比较朴实无华,只想到一个人,正是吕后,他喃喃自语道“难道是一个如同吕后一样的能人。”
虽然吕后导致诸侯之乱,但不得不承认的就是吕后的政治才能做个守成之君不成问题。
小刘据也有种三观被刷新的迷蒙感,这女子这么厉害
小家伙双拳紧握放在胸口,就希望这人确实是好的。
“不过 邓绥这名字有点耳熟。”
刘据的话让众人转头看向他“据儿竟然觉得耳熟”
刘据点头,但他年岁尚且年幼,怎么会知道邓太后的事迹呢
刘据就很迷惑。
邓太后的事迹咱们之前在秦始皇视频中的猛才盘点中有介绍过。
被誉为史学界皇后之冠的邓绥皇后,受命上朝听政长达十六年,度过了东汉皇权交接,皇权不稳,水旱十载,四夷外侵,盗贱内起的十六年。
达旦不寐,躬自减彻以救灾厄,经济政治文化全部抓,平羌乱、灭海盗、征匈奴等外患,推进蔡伦改进造纸术,张衡研制浑天仪、地动仪,让世界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问世,送给汉朝天下复平,岁还丰穰的盛景。
是东汉政权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哇原来是这里”众人恍然大悟,他们还在想什么时候听仙幕详细介绍过这个邓绥,原来是在记载中。
“儿臣记起来了,就是前几天所看的密卷中有一则是详细记载邓绥皇后功绩的篇章。”
刘彻也记起来了“那时仙幕为了给秦始皇推荐女官吕雉,连带着介绍了很多女子。”当时并没有大规模播放给天下人看,像是仙幕开小窗口一样只开放给他刘彻看,他就记起来了。
就是没想到这等竟然是在邓绥竟然就是东汉的皇后。
不过
“如此也好,此女子手段如此了得,国家在她手上朕也放心了。”
刘彻缓缓呼出一口气,他原先还害怕是不着调的人掌握了国家主权,会让民不聊生,汉朝崩坏,但知道掌握政权的是英才远略之女,他就放心了。
进展顺利的话,在邓绥的庇护下,汉殇帝刘隆定然会健康长成,像被霍光辅佐的汉昭帝一样临朝听政。
汲黯点头,一般而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