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自然不想多提,揽着太子关怀备至,嘘寒问暖。
“今日的药可吃了天冷,莫要在外面闲逛,砚儿那你也不必去,你是皇兄,只有他来拜见你的理。”
太子抿唇,温文尔雅“我只有这个弟弟,关心也是应当的。”
皇后无奈,笑睨他一眼“还是你明事理。”
二人渐行渐远,无人瞧见不远处寝殿内。
沈砚端坐在太师椅上,并未如皇后所言前去榻上歇息。
匕首在指间轻转,沈砚一双黑眸冷峻森寒,利刃在光下泛着银白光亮。
掌心握上匕首的那一刻,沈砚倏然一顿,眼前闪过宋令枝灼灼一双眸子。
“哥哥,你那时疼吗”
利刃尖锐,自然是疼的。
这些天,宋令枝陆陆续续给沈砚送来不少药膏,活血祛瘀的
,祛疤美肌的。
人小心思却不少,还想着给沈砚亲自上药。
沈砚垂目,手腕上的红痕浅了不少。若是往日,他定是要
利刃停在手腕之上,不曾再往下半寸。
烛光跃动在沈砚眉眼。
半晌,他缓缓收走利刃。
算了。
转眼已是上元节。
京城繁华富庶,长街喧嚣,空中不时有细乐传来。
茶楼前悬着两盏象牙雕云鹤纹海棠式灯笼,烛光通明,亮如白昼。
秋雁提着一盏玻璃绣球灯,款步提裙,拾级而上,往茶楼最里的雅间走去。
与长街的喧嚣不同,雅间悄然无声,只有书案后一道气鼓鼓的影子。
走近瞧,书案上供着的不是笔墨纸砚,而是一只圆滚滚的狸奴。
在宋府养了将近一个多月,奶糕如今身子安然无恙,能吃能喝。
它也是不怕生的,在宋府时常常上蹿下跳,闹得府上鸡飞狗跳。
偏生它又生得极好,一双水汪汪的眼睛盯着人看,想生气也生不了。
只是今日奶糕却在姜氏那踢到铁板。
宋令枝这半个多月一心扑在奶糕身上,自然无心功课。姜氏得知后,狠狠将人教训了一顿。
又想着将奶糕送去乡下的庄子,不让宋令枝玩物丧志。
宋令枝气急,当下抱着奶糕离家出走。
幸好她先前包下茶楼整整二个月,如今才不至于无家可归。
秋雁望着书案后愁眉苦脸的宋令枝,无奈挽唇。
“姑娘今夜真不打算回府了”
宋老夫人前去寺中礼佛,宋瀚远又在宫中赴宴,府上只剩宋令枝和姜氏两位主子。
秋雁也想不通,姜氏为何对宋令枝从未慈眉善目过。除了训诫,还是训诫。
主子的事,秋雁也不好多嘴,只得拣好话哄着宋令枝。
“夫人也是为着姑娘好,这些时日姑娘确实没练过大字,夫人生气也是应当”
宋令枝气恼“奶糕是哥哥送给我的,她休想送走。”
话落,又将案上的字帖推在地上,宋令枝从椅子上滑落,抱着奶糕往外走。
“我才不写大字,我知道她不喜欢我。”
宋令枝鼻翼耸动,“没事的,我也不喜欢她,我”
迎面撞上一抹黑影,宋令枝捂着额头,气呼呼仰头望去。
“怎么都欺负我,我要同祖母说去”
余音戛然而止,宋令枝瞠目结舌,瞪圆一双眼睛。
脸上的愤怒褪去,转而是心花怒放。
“哥哥,你怎么来了”
她还以为今夜宫中事多,沈砚定然脱不开身。
沈砚垂眼,对地上散落的字帖视而不见“在做什么”
宋令枝心虚别过目光“我、我想练字来着。”
小心思转
动飞快,宋令枝眉眼弯弯,“既然哥哥来了,那枝枝自然是要陪哥哥的。哥哥,城北今日有烟火”
“不必陪我,功课重要。”沈砚淡声。
宋令枝唇角笑意僵滞,挽着沈砚衣袂怯生生“哥哥,你更重要的。”
小姑娘惯会哄人,一双浅色眸子似蕴着秋水盈盈。
沈砚漫不经心“想跟着我还是去城北”
宋令枝不假思索“自然是跟着哥哥的。”
沈砚颔首“那就在屋里练字。”
宋令枝犹如遭受晴天霹雳,讷讷张了张唇,低垂着眼眸,亦步亦趋跟在沈砚身后。
不情不愿爬上太师椅。
毛笔攥在手心,宋令枝看看沈砚,又看看字帖,唇角抿平,终落下一笔。
烛光在风中晃动。
若是往日,宋令枝定然是坐不住的。
她不爱念书,又是孩子心性。先前在府中,每每念书练字,宋令枝总有一堆由头。
一会说自己手酸,让侍女为自己捏手。一会又嫌弃烛光灼目,烫得自己眼睛酸疼。
再不然就是口渴啦,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