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6 章(1 / 3)

冯保为人仗义,左右逢源,善于结交。除了陈洪、藤祥这些眼高于顶的大珰,他和低下许多品阶虽小,但手中有些实权的小太监,关系都处得很好。

陈炬与他不同,陈炬是一个很正派的人,看起来与世无争,私底下也不与人结交,只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时常挂在嘴边的话是“我只守着八个字祖宗法度,圣贤道理。”

就算是朝中许多大臣,也很敬重他的人品。

他俩一起想想办法,让一个秀女落选倒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却没想到,在促成此事的过程中,还有另外的收获。

他们发现,腾祥和他手底下的人,这次去江南为隆庆搜罗天下美人,又从织造局搜刮钱财,一来二去从中捞到的好处数目惊人。

两人把前因后果告诉了朱翊钧。若是换了以前,朱翊钧第一反应是去告诉隆庆,但他很快又冷静下来“可是我们没有证据呀”

冯保故作一脸惊讶“还要证据呀”

朱翊钧手里拿着笔,正在练字,顺手给他写了四个字“口说无凭。”

“当然要将证据啦我父皇这么信任他身边的太监,如果没有证据,他又要敷衍我。”

“行”冯保笑道,“我来想办法。”

陈炬撞一下他的肩膀“你有什么办法”

冯保冲他眨眼“等着瞧吧。”

没过几日,冯保果然将一本小册子放在了朱翊钧的书案上。

小家伙拿起来翻了翻,诧异道“这是什么”

冯保说“账本。”

“是这次腾祥去江南的账本”

冯保点点头“不仅有藤祥,这里面还有陈洪的事儿。”

“怎么拿到的”

“喝了几顿酒,从他徒弟那里套出一些消息。”

朱翊钧问“喝的什么酒”

冯保笑道“长春酒。”

朱翊钧皱眉“我给你的”

“是,殿下赐的。”

朱翊钧嘟嘴“我给你的酒,你竟然请别人喝。”

“额”冯保无奈摇头,“殿下,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什么”

“重点是藤祥这徒弟,前些日子给皇上制作了一些奇技淫巧的玩意儿。”

朱翊钧问“什么玩意儿”

“额,这”

反正就是隆庆下半身那点爱好,让一个太监向一个孩子介绍这些,实在有些为难冯保了。旁边还有个为人正派的陈炬,拼命瞪他,不许他说这些。

冯保只好糊弄他“这也不是重点。重点是这太监最近被科道官弹劾,恐怕要牵连到藤祥,藤祥想把所有事情都推到他身上,把自己摘出来。”

朱翊钧说“所以他想投靠大伴,主动交出了这本册子”

“哪儿能只是喝了几次酒,说了说他的难处。这册子是我与他喝酒时,让小野去偷的

。”

朱翊钧笑道“那小野有没有挨揍”

小野在门口守着,闻言探个脑袋过来“差一点,吓得我,心都要跳出来了。”说着他还用手抚了抚胸膛,一副心有余悸的模样。

朱翊钧被他笑死了,小手一挥“赏你两瓶长春酒,喝去吧。”

小野赶紧跪下来“谢殿下赏赐。”

现在有了证据,冯保以为朱翊钧立刻就要拿着那本小册子去找隆庆告状,出乎意料的是,朱翊钧放下了那本册子,继续看他的书。

冯保和陈炬对望一眼,这可不像他的急性子。冯保又试探性的问道“殿下,咱们现在有证据了。”

“嗯”朱翊钧说道,“先放着吧,再等等看。”

陈炬也被他勾起了好奇心“殿下在等什么”

“等时机。”

说是等,但朱翊钧也没有坐以待毙,他有张先生。第二日进讲完毕,朱翊钧就把册子拿出来给张居正看。

隆庆一向亲近太监,对于外臣只信任高拱。这个时候张居正并不想和司礼监对着干,最好的局面是让高拱出面。

但高拱和陈洪关系不错,他这次能回来,也有陈洪一份功劳,藤祥是陈洪的下属,两个人一直以来都在一条船上。根据小册子的记录,有至少六万两白银运到了陈洪的私宅。

对于皇帝身边的太监,高拱的原则一向是,让他们陪着皇帝玩儿,不要来插手国政。陈洪、藤祥等人显然符合他的要求。

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高拱都不会出这个头。

这边,朱翊钧还没想出个对策来,那边又出了意外。

皇帝身边有个内官监太监,名叫李芳。

世宗赏识一个修宫殿的木匠,名叫徐杲,不经过吏部把人提拔到正二品工部尚书。

隆庆元年二月,李芳弹劾徐杲在负责维修芦沟桥,侵吞钱财数以万计,属下冒任太仆寺少卿、苑马卿以下官职上百人,徐杲被撤职下狱。

李芳为人还算正直,隆庆即位之初,李芳以能主持正理颇得皇上信任。

就在这几日,隆庆刚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