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1 章(2 / 4)

牵着他,沿着树荫,慢慢往前走。

朱翊钧回过头,透过繁茂的枝叶,远远地望一眼正殿方向,那里的讲学仍在继续,大批士人将殿前围了个水泄不通。

朱翊钧说道“先生好像不喜欢。”

“什么”

“不喜欢听徐阁老讲学。”

“没有。”

确实不喜欢,非但不喜欢,简直烦透了,迟早给他们全禁了。

张居正心怀远大抱负,是个完美主义者,但他的所有理想都建立在脚踏实地的基础上,尽自己最大努力将想法变为现实。

而这些痴迷于各种讲学的所谓心学门徒,嘴上夸夸其谈,妄议朝政,思想、观点、批评说起来一套一套的,一走进考场,连个进士都考不上,谈什么经世济民,可笑至极。

无休止的讲学,只会让天下读书人在歧途上越行越远,于国于民没有半分益处。

不过,徐阶是张居正的老师,现在又是内阁首辅。张居正历来懂得韬光养晦这一

套,老师讲学,他自然要来捧场。

本来只想出去走走,透一口气,却正好遇见了朱翊钧,就算徐阶得知他半途离开,也有了正当理由。

走出山门,张居正的轿子已经在那儿等着了,裕王府的马车也在。

冯保和张居正聊了两句,大抵说了说朱翊钧今日为何会来到灵济宫。

陆绎弯腰,打算将朱翊钧抱上马车,小家伙却忽然躲开,一转身,跑到张居正身旁,攥着他的衣袍“我要和张先生一起。”

“”

官轿坐一个人倒是宽敞,可再加一个孩子,就显得有些局促了。

朱翊钧却躲在张居正身后“我不要回王府,我要去,要去”

他不想回王府,一时之间,想不到要去哪里。

“”

张居正低头,无奈的看着他“殿下。”

朱翊钧拉着他耍赖“先生,你答应过我,不回王府。”

张居正问道“那殿下想去哪里”

朱翊钧灵机一动“我要去张先生家里。”

张居正问他“去我家做什么”

“去”那双漂亮的大眼睛转来转去,一看就知道在现编理由,“去看懋修弟弟”

“懋修”

“嗯”朱翊钧点头,“我想他了。”

“”

张居正抬手,碰了碰他的脸蛋儿“他在家也时常念叨你。”

朱翊钧拉其他的手,看了看马车,走向轿子“那我们快回去吧。”

“”

他非得和张居正称作一顶轿子,张居正也没有办法,总不能大街上跟他僵持,只得带着他上了自己的官轿。

轿子里只有那么点地方,他要和张居正一起,就只能两个人挤着坐。

小家伙才不会委屈自己,一屁股坐在张居正的腿上,双手环过他的脖子,下巴搁在他的肩头,像个火炉一样依偎在张居正怀里。

好在张居正向来体质偏寒凉,即便是三伏天也不甚畏热,抱着他倒也没觉得有多难耐。

“张先生”

“嗯”

朱翊钧问道“心即理是什么致良知又是什么,还有知行合一,我都听不明白。”

张居正轻抚他的后背“不明白就对了。”

“为什么”

“你不需要明白这些。”

朱翊钧仍然问为什么,张居正不答,只说他太小了,现在的任务是好好读书,至于各家学说,等日后博览群书,丰富见闻,自由判断和取舍。

思及此,张居正也有些惊讶,这竟然是他萌生出来的想法。以前的他可不是这样的,那时,他认为朱翊钧是天子,古往今来,培养天子都有一套准则敬天法祖,勤政爱民。

天子怎么能有个性,天子就应该按照贤君的标准规范和约束自己。

可是与这个小家伙相处的两年多以来

,他渐渐发现,一块璞玉,按照匠人的心意打磨未必能成材,按照他本身的纹理雕琢,却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或许是朱翊钧今天起得太早了,出门玩了一上午,也或许是轿子晃晃悠悠很有些催眠的效果,总之,靠在熟悉的怀抱里,朱翊钧竟然不知不觉睡着了。

张居正一手搂着孩子,一手挑开帘子,对外面的仆从说道“去裕王府。”

裕王府内,高拱刚刚结束了今日的进讲,裕王送老师出去,走到正厅,正好听到管家说世子回来了。

裕王伸着脑袋往大门的方向张望,没见着没听到小家伙的吵闹声,却看到一个修长的身影从外面走进来,怀里抱的,正好是他家那个在家闲不住的小崽子。

高拱平日眼高于顶,总感觉满朝文武都是蠢货,就他自己最聪明。平时谁都不来往,只对张居正另眼相看。

他俩现在一个给皇子当老师,一个给皇孙当老师,大家都有美好的未来。

可是,在张居正心里,却有不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