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昭阳宫里, 姚皇后与亲娘、妹妹说了话。这会儿姚皇后更关心娘家的亲人们。
姚锦娘倒是欢快的语气,还是说了哥哥姚演定亲的事情。
“弟弟定亲是好事。”姚皇后的目光落在亲娘身上,她笑道“到时候有弟妹替母亲分忧, 母亲也能在府务上轻省不少。”
“我也盼着演儿早些娶了他媳妇进门。”姚家夫人笑道“都盼了多少年, 我啊,就盼着早些吃了儿媳妇的茶。”
说一说儿子姚演的婚事,然后姚家夫人的目光又落到长女身上。
“明娘”姚家夫人唤了女儿的闺名,她道“你有喜了, 府上都高兴。你父亲高兴, 母亲心头也高兴。你有了孩子,往后便是在宫廷里有了依仗。”
这话就是这般的实在。帝后夫妻能不缺孩子吗
特别是家有皇位,这可是等着继承人出现。
姚家夫人这会儿说话时,她道“明娘, 你这一胎的皇嗣一定会平安无恙。”
对于姚家夫人而言,她不敢求了一定是一位皇外孙。她只能女儿无恙, 女儿腹中的皇嗣无恙。
只要女儿安好,皇外孙在姚家夫人的眼中总能求到。人安好,才有机会。
“嗯, 母亲放心, 女儿在宫廷里一切安好。”姚皇后的脸上全然笑意, 她道“各宫长辈们和蔼,皇上待我也是顶顶好的。”
说到皇帝时, 姚皇后的脸上还有一股子的温柔。特别是她的眼眸子里全然的眷恋。
瞧着女儿身上的气质一变,姚家夫人当然瞧得出来。
打从女儿的气色上一瞧,姚家夫人也知道长女的日子一定顶好。这好不好,眼睛一瞧就能知道。
说说话,姚家夫人又是讲了她进宫来带的贺礼。
“这一尊玉观音是跟皇家寺庙里求来的。还是请大德供奉过, 也开过灵光。这等送子娘娘最是灵验不过。”姚家夫人眼中,她巴巴送来送子观音的用意为何,姚皇后也懂。所以她没有拒绝生母的善意。
昭阳宫。
姚皇后和娘家人说说笑笑,也是一时热闹。
当然偶尔里姚家夫人也是多有叮嘱。姚皇后一一应了。
至于到后面,姚家夫人也说了一些姚氏一门的事情。姚皇后就是仔细的听着。
只待这些亲近说了,在要告辞前,姚家夫人千不舍万不舍,最后还是告辞离开。
姚皇后那当然也舍不得亲人,可不舍又能如何
宫里没得留了外命妇的道理。
姚皇后的养胎生活挺平静。或者说打从养胎后,宫权姚皇后就是交出来,至少大半交出来。
如今替姚皇后代管的便是贾祤这一位皇太后。
儿媳有孕,这婆婆总要体贴一番才成。贾祤也不想儿媳累着,还是儿媳腹中的孙辈儿要紧。
永泰六年,春。
南麓草原,吕伭已经过了巡查的官吏。或者说这是他的新差遣。远离了京都,在草原上打秋风。
这般离开京都的日子,吕伭已经过了太久。
京都的一切吕伭不闻不问。他送了家书,也只问了舅舅和舅母安。
对于吕伭而言,他一人来了草原,来了他梦中的美好梦想之地。
可能最初有追忆,到现在便是平静。吕伭心里想着,他慢慢的总是搁下了过往。
又是写了封家书。在家书里,吕伭告诉舅舅冬日他会归京都。
到时候他会求舅舅和舅母保媒,替他保了一桩姻缘。
往日前尘,过往种种如梦似幻。吕伭觉得他的梦醒了,他总要替长辈们考量,替九泉之下的爹娘考量。
便是像舅舅说的,他的龌龊心思不足为外人道。
为着吕门的香火,他不应该独自一人。他老了,他去了,家族的祭祀怎么办
在九泉之下的爹娘,谁来奉了血脉香火
吕伭这一辈子又怎么能当一个不孝子。
吕伭打小被亲娘养大,他不能让亲娘失望。
感情,或许在得着南边舅舅特意送来的家书告知,告知他中宫皇后有喜。
今年的皇家要添皇嗣。
吕伭知道舅舅想让他知道什么,皇太后要做祖母了。
瞧瞧,从儿辈到孙辈,这都是几代人的过往。
他又追了哪门的牛角尖。
想通了。
这一个念头浮起,至少望着草原的星光时,一人独自望着天幕之时,吕伭这般对他自己讲的话。
永泰六年,春日暖和,夏日明媚。
季夏来临,林钟之月。眼瞅着,一眨眼便是月末之时。
京都皇城,宫廷内苑。
贾祤在赏了御花园的景致。便是她赏景之时,宫人来禀话。
“禀皇太后娘娘,昭阳宫来人送信儿,皇后娘娘要生了。”宫人恭敬的报了消息。
一听儿媳妇姚氏要生了,贾祤哪还有赏了御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