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李烨亲自来看望弟弟, 然后又亲自领了弟弟回仁寿宫。
对于弟弟的学业李烨这一位皇兄非常关心。当然也要问一问弟弟李煜对于师傅们的看法。
李煜倒是挺喜欢习武,他道“皇兄骑射好,我也要练习好骑射。还有打马球, 打马球最有趣。”
在李煜的眼中,宫廷之内的玩耍之事就打马球最能让这一位先帝的小儿子感兴趣。
虽然年岁小, 只能骑一骑小马驹子, 可李煜瞧过皇兄皇嫂,还有母后打马球时的快活。
李煜小小年纪也是喜欢上这一项运动。
不论哪一回皇家校场打马球, 李煜都是次次不落的看完。
对于当气氛组,给胜利者鼓气的话,李煜都是喊得响亮。
对于皇室宗亲们而言,打马球也是一项勋贵里的全动。人人都爱,也觉得这样能激发大众的英武之气。
打马球, 既能锻炼马术,又能喻乐于教。谁能不喜欢。
当年宏武帝会推广, 勋贵们个个不落后。如今到了永泰帝和小兄弟李煜这儿, 那当然也不例外。
李煜嘴里嘀嘀咕咕,他提到自己的武学师傅吕伭。
李煜的嘴里当然吕伭这一位武学师傅就利害。
主要还是吕伭打马球利害, 李煜就佩服这一点。至于这一位武学师傅是什么战场上下来的将军。
大夏皇朝的将军不少, 特别是杂号将军太多。
这些于小小年纪的李煜而言不重要。李煜看重的只是吕伭打马球利害这一样。
听着弟弟议了打马球, 还是欢快的模样。李烨瞧入眼中。
对于吕伭, 李烨也有好感。愰然之间,他对吕伭总有一丝的莫名好感。
可能这就是看对眼, 李烨觉得吕伭这一位战场立功的功臣,这等人物当然是朝堂越多越好。
如今的天下,大夏皇室就是跟勋贵共天下。这富贵荣华当然是一起享受。
李烨没有改变大局的想法,他太年少, 如今当然得蛰伏起来。还是老实守孝,一切按着先帝定下来的章程在继续。
李烨在学习,也在观察。有些时候多学一学,以静镇国,安然渡过登基的头三年这挺重要。
守住孝道的好名声,又在天子大义在手。名份在,禁军这一个皇家兵权的根基守好。
李烨的心头有底的很。或者说李烨如今哪怕心中有危机感。至少他没有表现出来半分。
表现给世人看的,就是李烨尊重宰辅之臣,也是信任禁军。永泰帝就是这般的谦虚,一心想着向世人口中的贤君学习。
节俭、孝顺、谦虚等等,只要觉得好名词,李烨也在努力的给自己涮上一层图抹。
年少是优势,李烨就在努力的扩大自己的优势,也尽量的在弥补了自己的劣势。
皇帝垂拱,皇帝当然不能一直旁落。
哪怕宰辅们一直虚心应事,可朝中的一切,还是有一道的保险。这一道保险便是在仁寿宫。
仁寿宫。
李烨、李煜兄弟到了时,姚皇后在陪着婆婆说话。
姚皇后如今掌了宫权,这是名义上。真正的关键位置上还是有贾太后的人手在坐镇。
哪怕只是名义上,这等名份就是优势。姚皇后当然也在努力的替自己争取一些东西。
有些事情大家都是有默契的。
姚皇后见着皇帝到来,她忙上前见礼。皇帝搀扶了皇后。
李煜也向母后见礼问安,给嫂嫂问安。李烨自然也向母后问安。
这时候贾祤笑道“自家人不虚应,快落坐吧。”
贾祤把宫权挪给皇后,她如今是省事不少。可这等省事之下,也不代表了贾祤真的一点不忙碌。
贾祤的忙碌应该于宏武帝给了贾祤的权柄。
宰辅理政,皇帝垂拱。
可永泰帝太年少,于是宫廷之内的两个先帝大太监卫谨、梁忠还留着。
这二人一直辅佐先帝,于是二人继续辅佐如今的永泰帝。
至于绣衣卫、暗卫,这两个要害部门。在永泰帝的示意,卫谨、梁忠二人也已经交出来。
交给永泰帝的心腹。
只能说各有收获。卫谨、梁忠有先帝的旨意,如今替皇帝掌了冲锋前,或者说也替贾太后冲锋在前。
哪怕贾太后没有像历朝历代里的小天子登基,皇太后听政。
但是皇太后也有一部分的观政权柄。虽然皇太后一直没用,可有这等权柄。
这卫谨、梁忠如今就是皇帝、太后二位的眼睛、耳朵、手脚。
有些事情皇帝太后不方便的,这二位当然要冲锋在前。
李烨是一位小天子,至少在朝臣们的眼中是。
李烨哪怕成婚,可他的年岁摆那儿。如今的李烨还是有许多的路要走。
至于贾祤,她不想掺合太多。或者说她是相信儿子,更或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