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第107章 求订阅。(3 / 6)

贾贵妃日常 华卿晴 14041 字 2023-12-03

如今的勋贵有力量。他们能享食邑,那是为朝廷立过功,为皇家流过血。

大户们想偷食,都真禁军是好惹的

武夫当国,自然是一切赋税的用途肯定是武夫享受最大的一块。

这等情况下,宏武帝有心气掀了桌子重开一局。

也就是这等大格局,还是有废太子一事的洗局下。多少官员被落马,多少大户被牵连。

然后就没有敢跟皇帝明着斗,没人想当勋贵的嘴里小点心被一口吞掉。

识时务者为俊杰也。

也便是这等情况下,贾二郎来到刘老汉的家中。

一个破破烂烂的家里,好歹这是夏日。还不冷,还能凑合一下。

贾二郎瞧过刘老汉的这一个破家,他有一点怀疑这一家人冬日应该怎么熬

“小郎君,吃食了。”刘家一天吃一顿。

这可苦了贾二郎。他瞧着刘家一家人全靠熬,饿了就喝水,用水打发肚子里的饥饿。

长身体的贾二郎头一回知道饥饿是什么感觉

那是一种胃里有火烧,那是一种逼疯人的感觉。

刘家没有饭餐,那太讲究。男人在外面的屋沿下蹲着吃。刘老汉的媳妇和小女儿在厨房里吃。

刘老汉瞧着真老,满脸的皱纹。可贾二郎来之前知道情况,刘老汉的年岁真不老,还不足三十岁呐。

刘老汉有两子一女。当然不是生这般多,而是养下来的就这般多。

对于刘老汉住的这地,这里的人家似乎都是跟刘老汉一样情况。至少贾二郎观察的如此。

家家户户都是两子一女。这挺齐整的模样,这孩子运道也太像了。

在刘家的吃食,也就一顿能填一填肚子。至于后面饿了,全靠喝水。

贾二郎来着刘老汉家里,可谓是三天饿六顿,顿顿饿得慌。

打从这时候开始,贾二郎知道粮食的精贵。

从这里他懂,为何史书之上的农人没活路要造反。这真的苦。

想一想刘老汉这等人,那是没农忙时,一日食一顿,这都觉得日子还成。

贾二郎不敢相信,那等苦的没吃的,那得成什么模样。简直不敢想。

“小郎君,你还是跟家中长辈低个头,莫跟随咱家去开荒。开荒苦呐。”刘老汉瞧一眼贾二郎,一边吃着碗里的杂食汤,一边回话道。

说是食饭,那是真可谓是啥都有。有一点淡的几不可见的盐味。真是有一点,可能淡的尝不出来。

至于吃食里有各种刘老汉媳妇挖来的野菜。粗粮有,就是煮在野菜疙瘩里。

稀泥糊涂的一碗粗粮野菜疙瘩,在刘老汉的嘴里吃得叫一个香。

哪怕适应好几日,贾二郎也觉得难吃。当然难吃归难吃,贾二郎也跟刘老汉一样吃的快速又利落。

只能说饿了,饿狠了,往日再难吃的东西一样能入嘴。能吃,那就不挑剔什么。

“不回家。”贾二郎回了刘老汉的话。

“你这小郎君,你啊,就是太倔强。”在刘老汉瞧来,贾小郎君多尊贵的人。至少在刘老汉这儿,一个富户的小郎在家里受一点委屈。

这就要随着队伍去开荒,要自食其力。不跟家里低头。这何苦来的。

村里的村长把贾小郎领他家,就瞧着他家日子凑活。也想让贾小郎君自己低头,吃一吃苦,就知道跟长辈低头的好。

这些日子,刘老汉也劝了。在刘老汉眼中,这好日子不过,还尽往苦日子里凑,这不是傻嘛。

虽然心里想法有,刘老汉也只敢劝。可不敢真的得罪贾小郎君。贵人啊,这得罪不起。

在刘老汉里,农闲也不存在。

刘老汉进山打柴,贾二郎就得跟前去。他也去打柴。

进山里,说打柴也不是容易活。因为真的背着一担子柴归家,那也是力气活。

可这等活刘老汉习惯了,他还想多攒一点钱财。

贾二郎瞧着刘老汉吃过饭,就往山里去,他也随着去。

这一日的收获不错,还在山里打着一只兔子。难得的肉食。

刘老汉的心里是不舍得让自家拿来吃。这等肉食还想着换一换盐巴。

也因着打着一只兔子,还有背着柴。还因着这一日的天光比往常黑的早一点。

刘老汉领着贾二郎一路下山去。

贾二郎指着一条近路的方向,他问道“刘叔伯,为何不从小河那一边走,那里离着村子近。”

刘老汉瞧一眼,只道“不往那去。晦气的很。”

贾二郎听罢,也不再多言语。主要还是背上的柴活太重。少说话,也省力气。

又一日,贾二郎在村子里与一些年岁相当的小郎问过一些情况。

对于那小河的一条小路,明明去西边的山上是近路。如何村人走少。

贾二郎也打听着一些话语。

“不能去,洗儿沟里有鬼。”

“对,俺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