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
薛绍恒笑,“晓华一晃眼都成大姑娘了。”
其实初见的时候晓华就有十七了。不过那时候她刚从农村出来不久,人多少有些怯。
在香港这样的大都会,瞧着有点缩头缩脑的。
不像现在,完全脱胎换骨了似的。尤其是今天晚上
等落座之后,程澜不见外地打听薛绍恒他们的工资是不是又涨了。
薛绍恒点头,好笑地道“是的。不过你还关心工资啊”
“回去同事难免说起啊,都说羡慕香港的高校老师收入高。”
不但说这个,还说自从去年买社保之后,拿到手的钱更少了。
现在又要推广住房公积金,又要扣一部分。
当然,都知道这俩都是福利。但搁不住拿到手的钱是真的变少了。
内地的铁饭碗,这几年日子真的过得紧巴巴的。从1989年普涨过一次工资,后来就没怎么大涨过。
但物价是一年比一年高。
程澜如果是靠工资吃饭的,现在一个月到手才400多。
如果不是福利分房,她在北京连买房子都难。
除非不全款买。
但老薛拿着港中文大学的工资,在香港买房就没有问题。
他一个月能买两个平方。
薛绍恒笑,“你是在对我开嘲讽么事实上我的婚房就是家里给掏的钱。反倒你,如果只是个大学老师,这会儿应该也和高煜全款买房了。内地的福利分房制度很不错,你们两口子可都是铁饭碗啊。”
学的是经济学,又娶了内地姑娘,他如今对内地的情形也比较了解了。
程澜想了想,那倒是。
她400多,但高煜到手有七八百了。毕竟他职务升上去了。
那在军分区买房确实压力不算大。
攒着钱,等着过几年京大分房再买一套似乎也能办到。
而且,奶奶离休工资两千多了,公公、婆婆也过千。
他们就高煜一个,肯定会给凑钱的。
其实如果只是这样的话,他们全家一个月也月入六千了哈。比小叔他们家还强不少呢
一个星期就上20节课,这日子很舒服了。
不过,如果她只是个大学老师,那在婆家日子绝对没有如今好过。
所以,有得有失。
薛绍恒道“怎么忽然起了这种想法”
“一是之前同事听说我来香港,就说香港高校老师收入高。二是做到我这个程度了,有时候还得体会人在屋檐下。”
薛绍恒道“你是担心你的产业结构吧”
上午程澜说要融资搞房地产。他想了一下,应该是因为这个缘故。
不然她一年收入稳过亿,不用那么急切的。
完全可以等着内地再开启房地产市场化,有政策扶持的时候再说。
反正她在深圳和上海都有现成地皮了。
程澜点头,“生意之外的事,不是我能掌控的。”
她对这里的牛排挺满意的,是最好的那个档次的。这一顿起码吃掉老薛两千多。
没事,他和王千惠每月家族基金都能领六万呢。
嗯,难怪一直感觉老薛身上有一种松弛感。
他对金钱真的没什么太急迫的感觉。
港中文给他的年薪大几十万,家族基金再领36万。他肯定还有些投资。
之前他婚房是父母买的,但很可能只是他的投资不好立即变现。
内地人对房子看得很重,所以有钱都攒起来,等着单位分房子了一次性付清。
不然就得东家借、西家借了。
上门向人借钱的滋味可不好受。别人要把你从头看到脚,然后衡量要不要借给你。
大家的钱都来得不容易呢。
而且老薛娶个老婆也是能挣,一年几十万到手,外加36万家族基金。
如果想要,他们完全可以多生几个bb,每个落地也是有这么多家族基金可以领取。
这样的人生,不松弛才怪了。
就连王千惠,一开始嫁入豪门还有些紧绷,现在也渐渐松弛下来了。
毕竟她能挣,娘家又有人能撑腰。
这种人生其实相当不错啊。
她晚上给高煜打电话的时候就这么说的。
高煜道“是很不错。其实你要是愿意,也可以的。你把生意转手给国资委,保留一部分股份自己每年拿分红就好。咱们一家就可以经常在一起了。”
程澜想了想,这样以后肯定会后悔吧。
她也算适逢其会,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机。
本来可以拥有万丈精彩的人生,这么早就退休很浪费啊。
“嗯,不要。我宁可多受点累。不然我还怎么上二楼啊现在山上都知道我的目标是以后上二楼了。”
高煜笑了出来,“就知道你不会甘心。那你羡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