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锦程哥恐怕也没法来和你一起过节。国庆的时候过来一起过呗。”
“好啊”
“那你们就一家三口在三个地方”
舒姐道“他想调到北京可是不容易呢,就只好我飞来飞去了。我飞到成都停一下,然后再去香港。回来的时候也这么中转。”
小地主只是川大的大专生。如果不是那篇论文写得很出色,估计连进四川省政府发改委的机会都不会有。
程澜之前鼓动他考京大的研究生,其实就是知道他有心想到北京发展。
能在北京,谁想留成都啊
可考上京大研究生又谈何容易每年一个专业就那么几个名额。
高翔是本校本系的,又跟各位老师关系很好,都是第二年才考上的呢。
霍一鸣今年也差分,最后接受了调剂去了北京别的大学。
如今他还在这里专门为外国友人服务那个院子做兼职。
赵兰也接受了调剂,去了北师大读研。
他们俩还算是发展比较好的了。
程澜出租屋那一片也就他们俩考上了。
程澜初中班主任吴老师之前毕业以后继续读研究生了。
如今读大学、读研究生都是有补助领的。不比上班的工资少。
有机会深造自然是要深造的。他的规划是争取留校任教。
所以,楚锦程想调到北京,考不上研的话,除非是上头有人帮他。
舒姐这算是投石问路。
程澜没搭这个腔。她领着小地主去陆老师那里求指点论文,仁至义尽了。
至于旁的,她自己以后进财政部也是打算凭本事进的。
进不去也不会找高家给她开后门。
舒姐也没再提,笑着和她们说起其它话题。
程澜问道“你刚从香港回来,香港那边的人对回归是什么看法”
“年纪大的大多很高兴,漂泊的游子终于要回家了嘛。但年轻人的话,对国家还没有多深的感情。我去了才知道,他们不学近代史的。香港人养家糊口很难,要么就是事业做很大,都没有什么时间做家庭教育。所以年轻人对历史真的不太了解。不过,也有一些担心以后香港还是不是自由港,准备谋求移民。”
程昕道“不是说了一国两制么”
“没有先例啊。现在还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而且港英政府应该也不想放手,不会帮着我们做思想工作。”
程澜道“能不拖后腿就不错了。金融战场估计还有硬仗要打的。”
程昕道“只要别真的又动刀枪都好。”
小叔已经去战场了,回头程潇毕业了估计也要去。
程澜道“没有硝烟战场可能跟惨烈。”
“打经济战那是你们这些学经济的人的事了。我们老百姓不懂那么多的。”
舒姐和她们又说了几句便回去自己的铺子了。
10月1号,程澜和员工、客人一起坐在大厅里看阅兵式。
林琅、康硕、马丹阳、邱鑫泉、高睿、舒敏、程昕、程杳、舒姐一众亲友、熟人也为了气氛更热烈过来凑热闹。
中午程澜会做东请大家吃饭。
方奶奶、于奶奶这些人,还有平时在这里活动的老革命们,今天自然是被请到现场观礼去了。
阅兵式自然是威武雄壮的,看得人心头十分的激动。
国家,真的是越来越强大了。
京大的方队还蛮靠前的,经过天x门的时候他们打出了小平,您好的横幅。
是邓政委大力主导恢复了高考,给了所有学子进身之阶。大学生都非常感激他老人家
邓政委站在二楼微笑着向这些天之骄子挥手。
程澜顿时感觉自己的拳头硬了。
再是接受了现实,看到这一幕她的情绪也会被牵动啊。她也好想是其中的一员
这会儿也就幸亏宋明瑞不在她跟前,不然她恐怕真的控制不住自己,暴起打人。
高睿拍拍程澜的手,不,她的拳头。
这孩子心底不甘的情绪他是能共情的。
他因为身体不好,很多时候也是这么的不甘。
但已成定局的事,耿耿于怀于事无补。
程澜做了好几个深呼吸,终于放松了身体。
高睿道“等日后吧,你的人生才开端,高光时刻还在后头呢。高伯伯对你是有信心的。”
“嗯。”
程澜下午回到华侨公寓。等到晚上,高煜终于回来了。
程澜上前问道“你吃了么”
“在食堂吃了,我想洗个澡。”
“那你歇会儿,我去给你放水。”
高煜点点头,换了鞋坐到沙发上打盹。
十分钟后,程澜帮他拿好换洗衣物才出来叫他。
“去泡一下吧,我放了解乏的中药包。泡过上床好好睡一觉。”
这种重大日子,担负保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