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妈知道啊,我没工夫管你这点事,你爱咋整咋整吧”孙母回了一句。
孙赶超闻言直接往后一躺,打算休息一会儿,他这一路上回来也累坏了,因为赶时间,自行车都快蹬成摩托车了。
主要是任务来的比较突然,两个小时以后就得出发,躺着躺着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这边孙母将之前这段时间儿子带回来的像什么内蒙的牛肉干和奶糖,冰城的红肠,等等各种稀罕物,还有一些粮食,再加上一些衣服
大概过了半个小时,孙母走到炕沿前,拍了拍儿子的大腿“二超醒醒,你不是着急走吗,妈收拾好了”
孙赶超迷迷糊糊的睁开眼睛,等起身看到自己眼前硕大的一个蛇皮袋,瞬间就懵了“妈,你想干啥呀”
“要把家都给我哥搬去啊,这一大堆东西也太显眼了,领导还以为我去树榆倒卖东西呢,影响不太好吧”
“哎呀,那你不早说,我都收拾完了,现在还得重新整”孙母抱怨完就要往出拿东西。
这时孙赶超突然想到了什么,懊恼的拍了一下头,他觉得自己刚才肯定睡糊涂了,竟然忘了有空间这个事了,再多的东西往空间里一放,谁也找不着。
于是拦住母亲“妈,您别折腾了,就这么地吧,反正这趟是我一个人,加点小心就是了”
孙母还是有些不放心“那能行吗,可别因为这事在挨领导的骂,要不然就给你哥拿点吃的得了,衣服啥的先不带了”
最后孙赶超还是把一大袋子东西全部用自行车驮走了,当然走到没人的地方,全部收到了空间里。
回到厂子里之后,开上车悠哉悠哉的来到了树榆县,一路上还美滋滋的拉了两个路人,赚了两盒烟钱。
到县供销社送完货,这下彻底没事了,开着车来到离县城不远的育恩公社,按照路人的指引,这才找到哥哥插队的庙红大队。
把车停在村口,下车以后环顾了一下四周,发现这里的条件应该比姐姐孙小丽插队的地方差一点,最起码村民衣服上的补丁,就多一些。
这时在村口大树下乘凉的一个大队干部,看年龄大概40左右岁,见村里来了陌生人,直接走了过来。
不过见其开着车,语气还是很客气“你是嘎哈的呀,来我们这有啥事吗”
“叔,您好,我哥哥在咱们这儿插队,正好过来看看他,这是我的证件”孙赶超说完将工作证递了过去。
那人接过来看了一眼,确定没什么问题,态度又热情了几分“你好同志,欢迎你来咱们大队,我是这的会计”
“你是孙赶伟同志的弟弟吧,之前就听他提起过他弟弟是司机,我带你过去找他”
孙赶超扛着袋子,跟着大队会计身后往村西头儿的知青点走去。
此时正直中午,再加上已经过了农忙的时候,知青点里孙赶伟等一些知青正在休息,这段时间种地也累坏了。
“大伟,在屋呢吗,你弟弟来看你了”会计说着就已经把孙赶超带进了屋。
对于大队会计把弟弟领了进来,孙赶伟也非常吃惊“二超,你怎么来了”
其他的知青也投来羡慕的目光,因为他们都是外地的,几乎不可能有亲人来看望他们。
“你们兄弟聊着,我就先回去了”会计说完转身就要走。
孙赶超见状立马把烟掏了出来,直接塞到了他兜里“叔,这个你留着抽”
“你这是干啥呀”不过虽然嘴里这么说,会计还是没有把烟掏出来,客套了两句,高高兴兴的走了。
“吃饭没呀,哥给你整点儿啥吃的”孙赶伟说完就要去外面厨房。
“你别忙活了,我一会就得走,这次是正好去这边县里送货,顺路过来看看你。”孙赶超出言阻拦道。
随即将手里的袋子递了过去“这是咱妈让我给你带的东西”
孙赶伟顺手接过来放到炕上“哎呀我的妈呀,咋这么沉,这都啥呀”
“就是一些吃的用的,咱妈怕你在这受苦”毕竟人多嘴杂,孙赶超也没具体说里面有什么。
之后上下打量了一下大哥,发现虽然黑了一些,但也没怎么瘦,转念一想大哥虽然之前一直生活在城里,但经常出去打零工,应该能比姐姐适应的快。
聊了一会喝了口水,孙赶超也就走了,同样也一视同仁的留了些钱和粮票
这边在西南大三线的周志刚,工作了一天之后,晚上吃完饭收到了家信,看到信上写的,孙家的小儿子竟然当上司机,这让他羡慕不已。
而且得知人家的两个子女,竟然都插队在吉春附近,这让周志刚更加难受,毕竟自己一个儿子远在大北边龙江建设兵团,女儿在大南边的贵州山区。
躺在床上越想越不是滋味,最后叹了一口气。
自言自语道“这老孙家是起来了,孙赶超这小子竟然握上了方向盘,自己家那个还抬木头呢”
周志刚一直在光字片都非常有优越感,觉得他们家是过的最好的,现在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