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天翻地覆,日转星移!(万字更,求月票!)(5 / 7)

怎么形容当南方的谈话见报见新闻后,中国大地上的变化呢

单纯用文字来描述,很难让几十年后的人有共情。

但有一段感受,其实是差不多的。

就是三十年后,神州大陆一夜之间放开后。

天翻地覆,日转星移

都自由了

从这一天起,再没有姓社还是姓资的意识争端了。

无数体制内的官员们离开了岗位,纷纷南下。

发展经济,搞活经济,就是最大的爱国奉献

东西南北中,发财到粤东。

到了这里,人们发现了一批新天地。

不排辈分排股份,不找市章找市场。

不拜灶王拜财神,不求安稳求创新。

不惜汗水惜光阴,光阴就是时间,时间就是金钱

想想看吧,这些口号放在二十年前,提一句都是杀头的罪过

但是,从今天起,时间就是金钱,再不是一句可耻之言。

这一年,是中国现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第一次有人定下了绝对的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

号令既出,春雷炸响。

这一年,本在正务院的陈东升下海,成立了嘉德拍卖。三年后,成立泰康人寿。

这一年,任职于国家体改委的冯仑辞职下海,直奔琼州岛。

这一年,盛海一个叫张玉良的男人,创建了一家新国企,绿地。

这一年,粤东一个叫杨国强的泥瓦匠,创建了碧桂园房地产公司。

这一年,辽省一个侦察兵出身的男人,名叫王健林,创立了万达集团。

这一年,豫南舞阳钢铁公司,有个叫许家印的车间主任,因为私自变卖公司废料,被开

不管这些叼毛的私德是好是坏,手段是高尚还是卑鄙,但都不可否认,他们成了时代的弄潮儿。

新时代的号角,在此时彻底吹响

“气色不错哟。”

翌日清晨,古榆看到拿着一张晨报阅读的秦大雪后小声打趣道。

“滚蛋”

秦大雪不客气。

古榆笑道“老爷子正和封老聊天呢,想找你们家老李过去谈谈,人呢”

秦大雪扯了扯嘴角,道“天没亮就跑了。”

古榆吃惊道“去哪了”

秦大雪哼哼道“带着俩干女儿,去海边游泳去了。”

“”

古榆下巴都快掉了,傻眼道“那一会儿怎么说”

秦大雪没好气道“该怎么说就怎么说反正和我没关系,早他么离了”

一晚上折腾,反正她够了。

“噗哈哈哈哈哈”

古榆却笑不活了,扶着秦大雪的胳膊,两人一起去了会议室。

两天后,专列离开了鹏城,前往了盛海。

陈小旭、张莉也离开了,她们比李源可忙多了

李源则陪着长子李幸,一起去看了盐田港、朱海的货运码头、江门国际集装箱码头、善头国际集装箱码头

这些真不是他给李幸指点的,是李幸和公司资产委员会并战略部定下来的码头。

但李源恍惚记得,历史上好像都是李黄瓜的产业

重新回到盐田港码头上,看着繁忙的装卸工作,李幸说道“公司认为,一旦大陆经济起飞,这么码头不仅仅是印钞机那么简单,还有其深层的影响力,我觉得很有道理。”

李源点点头,道“你觉得有道理,那就去做好了。集团管理还是要不断的精进,一般来说,你应该只负责战略大方向,以及人事的任用。儿子,事无巨细的去操心,未必是好事。懂得放权,也是一种智慧,你也不用太累。”

李幸无奈笑道“爸爸,我四十岁的时候,估计能学会。”

李源想了想,道“也有道理哈。”

李幸嘿嘿直乐。

李源拍了拍儿子的肩膀,道“行吧,你忙吧,我也回去了。你外公去世了,你妈妈和大妈妈心情一直不算很好。我要带她们去潜个水,游个泳,玩儿两天。你让人把房车拾掇一下,我们准备开车回四九城。”

李幸点头应下,犹豫了下,还是道“爸爸,要不要让小思回来现在世界太乱了,我担心”

李源笑了笑,道“放心吧,老二现在比你还安全。我还没死,照顾好你自己就行了。”

李幸“”

顿了顿,他岔开话题道“爸爸,我在鹏城认识了一个很有想法的人,我觉得可以投他一笔。”

李源笑道“你很少给人这种评价。什么人”

李幸道“是做通讯交换机业务的,他来说服我,希望港岛电讯能采用他们公司出产的交换机。交换机我们一直采购的是思科的,我完全没想过,国内有人能做出高质量的交换机。但是我看这个人很真诚,就从集团技术部叫了些人才测评他们的交换机,结果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稳定性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