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2 / 3)

林珩 来自远方 6377 字 11个月前

冷汗。

齐国公子在楚国都城放火,楚王之父受惊。

楚国女公子被刺伤,一怒拿人,鞭笞,戴枷囚笼示众。

齐王和楚王接到国内消息,当面问责,针锋相对,僵持不下。

信的末尾,林珩言事不能断,依礼上禀。如天子不能决,当祭祀问于天地,断于鬼神。

最后两行字,姬典看了一遍又一遍。

他抹去额头的冷汗,绞尽脑汁猜测林珩的真实用意。想到判断出错可能带来的后果,顿觉眼前一黑。

四大诸侯,他一个都惹不起。

楚王和齐王闹起来,晋王不能决断事非,他更不可能。

真如信上所言,正式举行祭祀,当众问于天地鬼神,这件事势必要广为人知。

就算脑子再不清醒,也能猜出事后带来的影响。不提公子弦和女公子妍谁的过错更大一些,齐国和楚国经此一事都会丧失颜面。

齐王不会乐见

,楚王定然一样。

四大诸侯之中,晋越联盟牢不可破,齐楚不能拿晋国如何,也暂时不会找越国麻烦,要撒气会找谁

思及此,姬典脸色惨白,汗流得更急,捧着竹简的手微微颤抖。

假设上京没有衰弱,他是名副其实的天下共主,调停诸侯争端实属应当。这也是天子权威的体现。

问题在于他空有名头却无权柄,事情牵涉到两个大国,无疑是烫手山芋,稍不留神就会栽进去。

“如何是好”

王子盛和王子岁都不在宫内,他身边无人能够商量。

情急之下,姬典只能想到一个办法拖。

“事关重大,暂无法决断。待到明日,予一人亲至城外,与伯舅当面商议。”

听到天子的回答,马桂没有多言,躬身行大礼,倒退着离开大殿,在夜色下行出王宫。

在他走后,姬典又一次展开竹简,看着上面的文字,好似有刀锋迎面袭来,更像是凶兽张牙舞爪,令他不寒而栗。

一声脆响,他用力合拢竹简,命侍人备车,他要出宫去见王子岁。

“不摆仪仗,轻车简从。”

“诺。”

侍人领命,迅速下去安排。

不多时,一辆马车驶离王宫,向城东疾驰而去。

与此同时,上京城外,晋军大营内,中军大帐不闻争吵声,安静得有些诡异。

帐内,赵弼和楚项各踞一席,不似先前剑拔弩张,都想劝说林珩改变主意,不希望将两国之事传扬开。

“寡人此前考虑不周,万望见谅。”赵弼能屈能伸,想使林珩帮忙隐瞒,干脆利落承认过错。

他隐约觉察到,借力的想法被看穿,使晋王不悦。

如果林珩当面质问,他反倒有办法应对。奈何对方压根不提,而是摆出礼法,依照规矩行事,让他有苦说不出。

这种憋屈感,他还是首次体会。

无奈,祸是他自己惹的,硬着头皮也要解决。

相比赵弼,楚项也没好过几分。

楚人傲慢不假,霸道是真,骄横跋扈也非污蔑。但是,楚妍这次的行为委实太过,对大国公子动用私刑,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何况赵弦还是她的丈夫,两人的婚事象征齐楚结盟,这件事处理不好,两国必然结成大仇。

一旦民意被引燃,必然火势熊熊,再难以扑灭。

难道说,这就是晋王的目的

在赵弼挖空心思拯救局面时,楚项一言不发,沉默地观察林珩。他有种预感,相比越王楚煜,晋王更是楚的大敌,关系生死。

这样的预感前所未有。

哪怕是在战场上九死一生,他也不曾有如此强烈的危机感。

楚项的目光太过尖锐,想忽略都很难。

楚煜双眼微眯,手指压住茶盏,很想再次丢过去,连茶汤一并砸到楚项脸上。

林珩一边应付赵弼,一边分

神留意楚项,自然不会错过他的神情变化。

废王派人入晋刺杀,证据确凿,无从争辩。但他从来都没忘,刺杀一事也有楚国的影子。

晋国要东出,楚国横亘在前,是不折不扣的拦路虎。两国迟早会再次交锋,在战场上分出胜负。

目前情况特殊,不宜撕破脸,但不妨碍给对方找些不痛快。

至于赵弼,果然和赵弦是兄弟,做法比前者高明,目的却如出一辙,向晋借力以达成目的。

“事关两国宗室,实不宜宣扬。”赵弼锲而不舍,嘴皮子磨破,想要使林珩改变主意。

可惜,林珩既然送出竹简,就不可能让对方如愿。

“寡人是照规矩办事。”无论对方怎样费尽口舌,林珩仅凭一句话就能全部堵回去。

赵弼哑口无言,实在不想放弃,却不知该如何继续。

楚项轻嗤一声,左手按住右手腕,揉捏着淤青的伤处,突然开口道“晋王智慧过人,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