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er77
尤瑟夫子爵的惊魂“火星两夜游”
超级骗子多尔森将被判处终身监禁或被绞死
1831巴黎春季大戏,火星骗局被识破,新元素artis现世
从火星人闹剧与发现“奇银”,带你走进真实的科学
惊爆一个英国剑桥人,在巴黎科学界搅风搅雨的日子
巴黎天文台的“救世主bb”不为人知的秘事一二三
布兰度班纳特,冉冉升起的科学界新星,说最喜欢
四月中旬,随着火星骗子的落网,巴黎天文台危机解除后,各种后续新闻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
先有对受害者尤瑟夫等人的采访,也有对唯一存活的罪犯多尔森的判决跟踪播报,更有对本次骗局识破者的报道。
短短一周,布兰度爆红巴黎,“剑桥来的班纳特”开始广为认知。
由她在巴黎天文台实验室内提炼出的特殊金属,作为又一个首次出现在科学界的新元素,迅速进入大众视野。
这个年代的欧洲,新发现层出不穷,新发明更是迅速迭代。
各种理论混战,神学与自然科学的边界仍然模糊,很难树立绝对的权威。
一般情况下,有新元素被发现了,是会引起关注,但不至于每次都被铺天盖地式报道。
除非这个新元素有非常特殊的“能力”,尤其是能引发经济价值。
如今,新金属artis尚未被发现其经济价值。
对于它的研究还在非常初级的阶段,仅仅测定了它的莫氏硬度值,熔点、沸点与密度。
与以往不同,这一回从巴黎到伦敦,各大报纸的头版居然都刊登了“新金属artis”的现世。
不必说什么懂的都懂,而是几乎连报童都知道为什么,这与火星骗局的热度脱不开关系。
真假火星人的热度,各大报刊不可能不蹭。
想当初,火星力量展示会在法国王国举办,火星人来了的消息是一夜传遍巴黎。
尽管在4月4日展示会结束后,对精神体阿瑞斯的看法是从万众期待变为对其真假性提出质疑,但谁也没想到情势会急转直下。
尤瑟夫子爵七人被谋杀未遂,巴黎天文台差点挨一波炸弹导致坍塌。
市面上,还没有敢这样编。
要不怎么说艺术是源于生活,但现实比艺术更离谱。
这种一波三折、险象环生的大热闹,哪家报刊不喜欢
哪怕不放在头版头条,也要在副刊里写一两篇相关文章。
就此,各方出来发声。
比如路易腓力普国王率先表态,感谢有人识破火星骗局,避免了巴黎发生大规模人员伤亡。
法国欢迎各种人才,也期待班纳特先生有朝一日加入法兰西学会。
布兰度对此只给了一句回应“谢谢”。
更多没有了。
她就是平平无奇的剑桥大一学生,没想过一脚踏入法国权威学术机构,接下来是安安分分回校读书。
在巴黎的第二周,她每天醒来,被一堆新送来的请柬与拜访贴淹没。
幸而现在没有便携照相机,也没有互联网。热点人物走在路上,不至于被偷拍个不停。
布兰度选择参加了两场以科学家为主场的沙龙,领略了巴黎不同于英国的学术风格。
然后没去舞会,而是在巴黎的大街小巷,包括地下废弃矿道里转悠。
没有忘记自己的纪实文学事业从哪里出发的。
「托尼」游记还要继续,走到哪里都顺手写一本旅游指南册子。
流量为王,这种潜规则在19世纪亦能适用。
布兰度尚未踏上归途,被两家英国出版社编辑迅速找上门。
曾经有过合作,在剑桥年市上,由她主动找上出版商。以市场新人价25英镑稿费的价格,出售了风格不同的两本斯卡伯勒镇海滩旅游指南。
短短两年不到,情况骤变。
出版社主动跨国而来,给出了后面加一个零的报价。
特别邀请布兰度写一本新书,不必厚,也不怕没有新意。
就写巴黎游记,写这次短短半个多月的旅游心得,而给出一本书250英镑版税的报价。
只要把「托尼」的真名公布出去,以巴黎天文台拯救者的名气为新书做宣传就行。
布兰度赞扬了两家出版商的敬业与专业。
这种追逐热点的能力与冲劲,不愧是她曾经选择过的合作对象。
然后,她婉拒了。
就让「托尼」纯粹一些,作为没有狗血背景加持的作者自然地发展。aaadquo托尼游记系列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能卖出多少全看文字本身的吸引力。
等到几十年后,托尼不再出游指南的那一天,或在最后搞一个托尼回忆录。或自爆马甲,或等待读者通过蛛丝马迹识破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