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似隔壁法国,没有查理十世搞出的变态新闻审查制度,但什么内容能见报什么不能,也是有一套潜规则标准。
罗伊斯“呵弗兰克这样认为,那么丹尼尔方面怎么表示”
佩林说起总编丹尼尔在下午五点又来找过他。
比起水务局的拖沓行事,杂志社方面已经去匿名信的发出邮局确认了信源来历。
“信,昨天从伍利奇邮局发出。邮递员对昨天的寄信人有印象,说他穿了一身很旧的工装,戴着一顶盖住眉眼的鸭舌帽。
瞧着年纪大概在二三十岁,没有刮胡子,棕褐色短卷发,大概一米七五。邮递员之所以记得他,就是因为触摸信纸觉得有点奇怪。”
一般情况,人们在信纸正面写内容,把信纸折几折黏胶封口,然后在信纸背面写收信地点。
由于预付费的便士邮政对信件有重量限制,邮差的职业习惯使然,会去留意信纸厚度。
这封警告信不厚,但触感不对。
寄信人不是正面写字,而是粘贴了某些纸片。
“怎么写信是寄信人的自由,邮差昨天没多问,但多留意了几眼寄信人。”
佩林取出一幅素描,“这是丹尼尔总编带来的。他派去的记者凭着邮差的描述,画出了一幅可疑寄信人的肖像。”
罗伊斯接过,然后一口气堵在嗓子眼。
要怎么说呢如果能凭这幅画像找到人,那么自己能买彩票中奖了。
画像只有寄信人的下半脸。偏偏,那半张脸还被胡子遮盖住了。
他的衣着也没有特点,敢说伦敦有半数工人都这样穿。
“特点呢”
罗伊斯弹了弹肖像画,“这画画出了什么鲜明特点,能在人群中锁定他”
佩林不确定指向头发,“到耳朵位置的微卷棕发算不算”
罗伊斯“佩林
,你听听自己说的。仅凭着微卷棕发的这个特点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在伦敦近两百万人中找嫌疑人,你认为能找到吗”
说完,罗伊斯深吸一口气。
靠谱点吧越是危急时刻,越需要靠谱的帮手
气氛一度沉默。
佩林忽然灵光一闪。
“布兰度我是说找小班纳特先生,现在就在伦敦市中心,蓓尔美尔街附近的短租房。”
罗伊斯也眼前一亮。
去年九月的年市沃德案,布兰度办得非常漂亮。这人正在伦敦,真是大好消息。
“带路。”
罗伊斯一刻不停,“去找我们剑桥的幸运星。”
布兰度正走出齐普赛街。
刚刚与嘉丁纳舅舅一家共进晚餐,尚不知自己头顶被加冕了“幸运星”光环。
饭后散步,她慢悠悠地返回租屋。
这段日子过得很舒适,随意穿行大街小巷,尽情感受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伦敦风貌。
伦敦有多繁华,环境问题就有多堪忧。
穿马路要当心踩到马粪,走在河边不时被臭气攻击。
几百年来,伦敦人早就习惯将废水排入泰晤士河。
如今的下水道系统,从设计之初就没有处理过滤垃圾的结构。
尤其是河流下游地带,河水被废弃垃圾与排泄物污染,不时散发恶臭。
布兰度知道城市下水道系统的弊端积重难返,但也明白伦敦最糟糕的时刻尚未到来。
伦敦市内,泰晤士河是自西向东。
富裕的西区处于河流上游位置,虽然也有臭气飘来,但还能忍一忍。
1830年,遥望泰晤士港,港口四周已有黑烟飘散。
黑烟是蒸汽机船的产物,而蒸汽船此时尚未占据航运的主流,还能看到许多三桅帆船进出港口。
1807年,大西洋彼岸的美国,试航了第一艘往复式蒸汽机船。
此后,蒸汽机船不断升级改进,在一步步取代海上主流的风帆船。
当泰晤河遍布蒸汽机船,河道浑浊恶臭污秽丛生,空中黑气滚滚遮天蔽日,那时恐怖之城就会现世。
假如不做出改变,恶臭事件不会在明天就来,但也绝不会太远。
可能是十年,或是二十多年。伦敦环境会每况愈下,直至崩溃式大爆发。
布兰度却不希望长时段生活越来越糟的环境中。
如果绝大多数人不到极限崩溃就懒得改变,那就在背后狠狠推他们几次。
六天后的两校船赛会是一个良好开端。
让人们先聚焦泰晤士河。而当投入的关注越多,获取的利益越多,才会有改变动力。
半小时后,布兰度前脚回到租屋,就听于连说起居室有两位客人等候。
“亲爱的小班纳特先生,几个月不见面,甚是想念。”
罗伊斯副校长等了半个小时。不见他面露焦
急,只把重遇布兰度的欣喜溢于言表。
布兰度不请自来,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