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心中想到的是,太子殿下口中的那“一点错”,会不会就是她身份暴露的卫玉
太子见她沉默,不想让她担心“倒也不用怕,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见招拆招就是了。对了,孤还有一件事想告诉你呢。”
回到东宫。
李星渊先问了卫玉的伤如何,才同卫玉道“这一年来,豫州那边宿九干的不错,你应该也知道了,皇上本来想召他进京的。”
他说着看了看卫玉,见她神色如常,才继续说道“不过因为边关战事瞬息万变,又怕西狄之人反扑,所以还是按兵不动的好。”
卫玉回答“皇上忧虑的是,这才是稳妥之计,毕竟如今豫州那里,宿小将军不可或缺,临阵换将也是大忌。”
李星渊听她口称“宿小将军”,微一笑,他负起双手道“是啊,孤倒是果然没看错他这个少年,可以是握在手中横扫千军如卷席的一把利剑,只不过要小心,万一操练不当,可能是会噬主的。”
卫玉问“殿下何出此言”
“你问孤难道你忘了他那惊世骇俗之举还有什么是他不敢做的”
卫玉沉默,明白太子指的是宿九曜杀靖王一事。
他既然敢杀靖王,当然也未必会把太子放在眼里。
太子就是这个意思。
李星渊道“总之,若能认真管教,让他能把心思都用在正事上就行了。”
“正事”
“建功立业,开疆拓土,封侯拜相,不过如此。”
卫玉笑笑“然后呢”
“然后”太子觉得这个问题奇怪“倘若他真能如卫青,霍去病等,自然是青史留名,流芳百世。”
卫玉望着李星渊“倘若小九真有卫青霍去病等的能耐,那殿下可能如汉武帝一样重用爱惜”
太子笑道“这有什么可问的自然如此。”
卫玉的心跳加快,面上还是不露痕迹,道“我只晓得人心难测。也许殿下现在这么觉得,以后想法就不一样了。”
李星渊仿佛觉得她的话有些可笑,一笑之下,沉声道“就宿九现在的功绩而言,确实非同凡响。他这样绝世难得的将才,只要没有谋逆之心,不管是哪一个君主都会爱之如命,视之如宝。绝不会去逼迫残杀,那岂不是等于自毁长城自断臂膀么孤虽然不敢自比明君,但自问绝不是那样昏聩之人。”
卫玉盯着太子“殿下说话算数只怕说过就忘了。”
李星渊仰头笑道“你忘了皇上是金口玉言。孤也当一言九鼎。”
“那殿下的意思是不是只要宿九曜是本朝功臣,有功于社稷,你就不会去对他不利”
李星渊有些讶异,但还是说道“不错非但不会对他不利,反而会为他加官进爵。有功自当赏,有罪才当罚。这是天经地义。”
卫玉跪地“我替宿小将军多谢殿下,一言九鼎。”
李星渊没想到她会如此,忙将卫玉扶起来“你干什么好好的跪下做什么”
卫玉道“我是因为殿下能得到一员不世将材而高兴,同时也是为提醒殿下,别忘记今日说的话。”
李星渊望着卫玉,心里虽然有点疑惑,但也没往别的地方去想,只摇头道“你倒也用不着为了他而跪。”
说了这句,太子目光闪烁“说起宿小九来,还有个消息,皇上有意派钦差前往豫州封赏。”
卫玉不以为意“皇上上次不是已经派过了吗”
“那已经是半年之前的事了,他不是又建了新功么所以这一次皇上似乎有意让孤亲自前往。”
卫玉这才动容“皇上想让殿下亲自去”
太子一笑“这是皇后娘娘透给孤的皇上还未决定,就再等等看罢了。”
他说了这句,又问“假如皇上真让孤去,你想不想一同前往”
卫玉心一跳,面无表情道“不想。”
“哦,真的不想吗”
“这有什么真的假的我也不是没有正经差事干。”
“可惜”太子笑说“本来孤还想,假如皇上真是派我,或许也可以带你同行。就等于你故地重游嘛。难道你不想念那里的”
“不想,也都早忘了。”卫玉板着脸“殿下没有别的事吩咐,我先告退了。”
李星渊道“你急什么如今年间,又不用你去当差。今日索性就留在东宫吧。”
卫玉屏息,又道“我还要往萧府走一趟,二妹妹的事情不知如何。”
太子轻声一笑“亏你还着急的把这当做一件正事去,先前要不是孤帮你挡着,你要料理的还多着呢。”
卫玉不懂这话。
其实正如湘中的时候顾老先生所猜测的,卫玉竟然如此出色,又是太子的心腹,为什么京城内就没有慧眼如炬的达官贵人,意欲跟她结亲呢,原因却出人意料。
原来不是没有,而是那些桃花无一例外,多数都是太子替她挡下了。
久而久之,人人都知道卫玉碰不得,自然就没有人敢来招惹了。
萧府,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