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6 章 击倭(2 / 3)

客栈大堂中,宛如惊弓之鸟的众人经过掌柜一番安抚,早已渐渐冷静下来。

许是想象中倭寇破城之事始终不曾发生,街道上虽然嘈杂却不曾乱作一团,反应过度的众人终于不再神情紧绷,目光却依旧紧紧盯着大门,耳朵也忍不住高高竖起。

然而,他们首先等到的是来自客栈内部的脚步声。一身月白襕衫的少年匆匆下楼,如风一般拂过众人眼前,直奔大门而去。

“谢公子,你这是”

众人为之愕然。

“我去帮忙守城。”

少年的回答干脆利落。

众人脸上的错愕之意又深了几分。

谢拾的身份大家自然都是识得的。

但凡在此多住几日,便很难不知晓客栈中有一位自湖广而来的少年才子,近日在城中很是出名,日日都有读书人慕名而来。

此时见到这位大名鼎鼎的人物,众人心中的焦虑竟稍稍褪去,实打实地疑惑起来。

谢拾才高八斗他们自是认可的,可倭乱当前,这满腔的才学只能是不合时宜而已。

心中虽如此想,话却不好说。

抄着凳子腿的大汉不客气地拧起眉毛“老子生平最烦装模作样的读书人。就你这小胳膊小腿,连门口的桌椅都挪不开,客栈的门都出不去,还大言不惭守城”

顺着大汉的视线望去,客栈门前已被叠罗汉般的桌椅堵得严严实实,只凭谢拾的身量,万万挪不动。谢拾竟是无法反驳。

他不气不恼,坦言道“守城之事,仰赖军民一心,将士用命。谢某只想略尽绵薄之力,心安即可,即便功成亦不在我。”

“多谢尊驾关心,我省得了。”

他只想尽一份力,不至于舍命。

尽管对方说话不好听,可谢拾对情绪感知向来敏锐,并未察觉什么恶意,他抬手一揖,道了一声谢,又唤道“石头”

跟着他一溜烟跑下来的石头应了一声,不必他多言,便已经知道该干什么。

他上前一把抱住叠在最下面的桌腿,双臂猛然用力,而后轻飘飘往旁边的空地上一搁,竟是将叠罗汉的桌椅尽数挪了开去。

这份蛮力,令众人瞠目结舌。

客栈大门打开,道路畅通无阻。

明月高照,谢拾举步踏过门槛。

众人怔怔望着这道背影。

鞋子都跑丢了一只的读书人大摇其头,言语间甚是可惜“唉,小小年纪书就读得这般好,何必一时糊涂,枉送性命”

方才满嘴不客气的大汉却重重将手中的凳子腿砸在桌上“他娘的,半大孩子都有血勇,老子畏畏缩缩的都瞧不起自己”

他抄着半条凳子腿,追了上去。

走出不远的谢拾听见身后的脚步声,回过头来,只看见夜色中咧出的一嘴大白牙。

“小兄弟,等一等。”

大汉钢筋铁骨般的手掌在他肩头轻轻一拍,让谢拾一个趔趄“某赵横也一起去”

守城远不是上下嘴皮一碰这般简单的事。

如谢拾原以为能到城头上放几支冷箭,然则守军自有默契,除非到生死关头人手不足,不然放他这个外人上去反而是添乱。

至于说仗着读过几本兵书便瞎出主意,且不说谢拾还不至于手眼通天认识一镇总兵,即便他当真有这个门路,亦不敢胡言乱语。

平日里读书实践也就罢了,在战场上实践兵法,损耗的可是活生生的人命。

然而,别的活他却是能干的。

运木料、运石块,乃至运金汁谢拾常年锻炼身体,哪怕力气不能与石头这种变态相比,与文弱书生四个字却不能挂钩。

一身月白襕衫的他混迹在粗布麻衣的民夫之中,本是格格不入。然而,随着月白襕衫染上尘土,少年的脸亦不知不觉蒙了一层

灰,他的身影竟是逐渐“泯然于众”。

石头超乎常人的体力在这一晚发挥得淋漓尽致,谢拾已经脚步蹒跚,他还健步如飞。就连赵横这个成年男子都被比了下去,他看着石头的身板几乎要放出光来。

“好材料”留着落腮胡子的赵横羡慕道,“这小子真是练武的好材料老子当年要是有他这副体格,何愁不能出头”

余光瞥见旁边累得坐倒的谢拾,他脸色微变,心道“这小子也是个狠人”

少年平日里执卷的手指已被磨出斑斑血迹,体力同样被压榨到了极限,却从始至终不曾抱怨一声,旁观者见之不由心惊。

赵横自问从未见过这样的读书人

“赵兄莫非曾是行伍中人”

谢拾歇一口气,好奇地问。

赵横愣了愣“为何如此想”

“实不相瞒,在下亦结交有出身边塞的朋友,观赵兄行走之间,步态与之有几分相似,是以冒昧猜测赵兄曾是行伍中人。兴许与我那几位朋友一般出自北地边塞。”

赵横默然一瞬,大笑两声。

“这你就猜错了。”他凌乱的须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