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1 / 5)

应长川与江玉珣虽然相差六岁多将近七岁。

但是今年还不到三十的他,年纪怎么说都不算大。

放在现代谁不说一声年少有为

见天子面色有异,江玉珣感慨过后立刻摆手说“我没有说你年纪大的意思,陛下千万不要多想啊”

殊不知此刻自己表现得越是真诚,便越是气人。

见应长川微微蹙眉,丝毫没意识到自己正越描越黑的江玉珣还在补充“现如今陛下与我们当初在羽阳宫里相遇时没有任何区别就算年纪上差了几岁也没有关系。况且单看身体而言,你可比我好太多了。”

他既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想的。

并一边说一边忍不住忐忑地抬眸看向应长川。

两人的视线在此刻相对,江玉珣那双墨黑的眼瞳内满是真诚之意。

应长川向来不是一个在意年纪的人。

甚至于在战场上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的他,对生老病死看得都比一般人淡。

凡是人总逃不过这一遭。

当初昭懿太后驾鹤西归时,应长川心中虽也沉痛,但始终为战事所牵绊的他更多的却是理智。

可是现在江玉珣这简单的几句话,竟轻而易举地让他的心也跟着乱了几分。

那日听到江玉珣说“长命百岁”后,应长川的心中忽然生出了些许惶恐。

并非因为他想起了两人之间的年岁之差,而是因为江玉珣儿时久病在床的日子。

现如今江玉珣的身体虽然好了许多,但是体质仍比一般人弱

殿上的纱帘还在随着风轻轻地摇摆。

应长川的心中那些旖旎的念头却已荡然无存。

这向来是他不愿意多想的话题。

早有了牵挂了不舍的他冷不丁地抓住了江玉珣那只还在轻轻摆动的手,并深深地看向对方眼底“等过几日我叫太医过来,给你再把把脉,开些药调养一番。”

“啊”

上一秒还在纠结自己是不是说话过分直白的江玉珣忽然愣在此地。

刚才不是在说应长川的年纪吗

怎么又变成我去养生了。

应长川的思维未免有些太过跳脱。

还没有转过弯来的江玉珣疑惑地看向对方“我最近连伤风感冒都未有过,为什么要去找太医”

这一次,应长川并没有回答江玉珣的问题,而是突然拉着对方的手站了起来。

他的动作幅度极大,方才被迫坐在应长川腿上的江玉珣起身之后也忍不住握紧了身边人的手。

夏风顺着廊柱的间隙吹起两人的衣摆。

应长川一边拉着江玉珣向前走,一边侧身轻吻他的发顶,并随口说道“起风了,回去休息吧。”

夏季还没有过去,空气中仍有燥热之意。

寻常人这个时候都想着吹风、避暑,应长川怎么又故躲

起了风。

帝王心似海底针。

真是格外难猜。

羽阳宫虽要修,但是绝不能劳民伤财。

图纸上新规划出来的皇宫的基本格局,与从前相比较并未有太大的变化。

大周所处的时代本就流行高台建筑。

因此大部分建在低地的建筑都选择了原址重建,并按照时下流行的风格做抬高处理。

同时工匠还于皇宫中大量开挖人工引水渠,与地下排水设施。

并且这些设施将受涝较轻的宫殿附近的积水,引到了位于羽阳宫西南角的人工湖中。

在保证居住环境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削减施工量。

甚至于还为皇宫之中增添了新的风景。

从前的羽阳宫穷极奢侈,堪称艺术杰作。

而如今新修的羽阳宫,又多了许多从科学与实际出发的考量。

擅长工艺与技术的工匠,即将隔着百年时光共同完整这座承载着无数历史的宫殿。

这座建在昭都城北,并沉寂了三年多时光的宫殿,也再一次热闹了起来。

江玉珣和应长川在羽阳宫里住了一日,接着便乘马车离开此处,向燕衔湖而去。

榆木制成的马车车厢宽敞而气派,四角还挂着铃铛随马匹脚步一道轻摇,生出悦耳的声响。

此时它正驶过昭都的长街,缓缓驶出城门向着郊野而去。

这驾马车不但车体宽敞,甚至于就连车壁上都没有明显的连接之处,明显是用一整块上等的榆木板制成的。

市面上这样一架车价值可达千金,但这在如今的昭都并不算罕见。

不但达官贵人们家里不缺这样的“豪车”,许多富商也已将它购入府内。

远远见到车来,正在城外官道旁玩耍的孩童只回头看了它一眼便躲到街角,完全不觉得自己见到了什么稀奇玩意。

自克寒来的马匹除了充当战马之用外,还有部分流入民间。

不过短短的几年时间,从前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