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下起不来了。”随行太医一边替童海霖施针,一边小声对江玉珣和庄有梨说。
末了,终是忍不住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明明前几天还能好好说话的”抱着蜜罐的庄有梨鼻子不由一酸,“童大人所患何病”
太医先摇了摇头,接着压低了声音道“恐怕是瘴气。”
江玉珣忍不住咬紧了牙关。
古代南方没有得到完全开发时,到处都是沼泽和原始森林。
再加上它空气湿热,又多阴雨天气。
时间久了,森林中腐败的动植物尸体,便会在此环境的催促下生出“瘴气”。
“瘴气”一词现代人或许并不熟悉,但古人却有不知多少人死在它手中。
听了太医的话,庄有梨脸色当即
变得煞白“童大人为何会惹上瘴气”
一直没有开口的江玉珣突然道“当年南巡时,童大人便不适应桃延气候,短短几日身材便清瘦了许多。而后他为了绘制图纸,更是要深入桃延各大森林、沼泽之中,长此以往便染上了瘴气。”
是啊,童海霖一开始的时候,就没有适应桃延的气候。
可他竟为了一个无人知晓是否会化为现实的蓝图留了下来。
庄有梨吸了吸鼻子。
江玉珣下意识移开视线,并攥紧了手心。
“江,江大人”听到江玉珣和庄有梨的声音,不知睡了多久童海霖竟然睁开了眼睛。
他的目光浑浊,半天也无法聚焦。
江玉珣立刻上前,坐在了榻边听他说话“童大人,我们在”
然而精神不佳的童海霖却只迷迷糊糊地问了两句。
他的声音含混不清,除了有关怡河河道的问题外,江玉珣什么也没有听懂。
不消片刻,听到童海霖醒来的消息,他的夫人也在这个时候赶到了屋内。
原本打算帮他冲蜂蜜水的江玉珣和庄有梨对视一眼,最终只得小心翼翼地从房间里退了出去。
太守府的小院上又积了一层薄雪。
时间还早,江玉珣不急着回楼船,而是独自坐在了长长的石阶上。
过了好半晌,他终于忍不住轻声自言自语道“此行实在是太过突然,早知道我该拿点酒过来的。”
江玉珣抱着膝盖,声音也变得有些闷。
几年前,童海霖曾在南巡的游船上对江玉珣许诺,说等他再来此地时,桃延定会变成他认不出的样子。
而江玉珣也在那一日承诺,往后再酿出好酒定第一时间送到这里。
要是来的时候带一坛酒就好了
想到这里江玉珣忽地起身,并快步向楼船而去。
现在送酒来桃延还来得及。
童海霖的状态时好时坏,桃延郡的雪还在断断续续地下着。
这个新年,在不知不觉中度了过去。
等江玉珣回过神来的时候,大地已经开始回温。
下雪不冷,化雪冷。
最考验人的时节终于到了。
桃延郡下雪和结冰的速度变得愈发快。
热闹了没几天的街道又一次冷清了下来。
幸运的是,在无数女工的赶制之下,最后一批棉衣终于赶在化雪前制成,并分发于百姓手中。
从周围几郡调运来的炭火,也补上了取暖的缺口。
无数人咬牙协力,桃延这一劫终有了渡过去的迹象。
停泊许久的楼船也在这时起锚,继续向南而去。
冰灾虽然严重,但是幅员辽阔的帝国,每天都有无数事务等待处理。
虽然还想多与童海霖聊上几句,但江玉珣一行人却不能
在此逗留太久,以免浪费太多时间。
好不容易来南方一趟,烁林郡是一定要去的。
越过丰岭后,气温陡然升高。
被一座座小丘包裹的烁林郡,早已在不知不觉中布满了春意。
今年的年过得格外晚。
此时丰岭以北的桃延尚且天寒地冻,而丰岭之南的烁林郡,百姓已经开始整地准备播种。
与沼泽变沃野的桃延郡不同,烁林的一座座荒丘已经在这两年多的时间内变为了整齐的梯田。
再过不到一个月时间,海沣稻便会遍布原野。
到那时又是另一番景象了。
相比起上一次来这里的时候,烁林郡的官道修得愈发平稳开阔。
除了岗哨以外,官道两边的村落也更加密集。
无数因饥饿而无家可归的流民回到故土,重新在这里繁衍生息。
烁林郡百姓在山丘的高处修建了一座座储水的“熟烫”。
百姓用它在雨季的时候蓄水,到了旱季便从高处放水灌溉整片梯田,既简单又方便。
除此之外,一些人口较为密集的地区,也出现了专门用来提水灌溉的水车。
不只有稻田,大片大片的茶园也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