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4 / 5)

的烂摊子。

但是具体有多烂,江玉珣直到最近才有了深刻体会。

最直观的一点是昭都附近最大的一座粮仓,竟然建在怡河附近,去年那场大水直接淹没了整片仓储区。

不幸中的万幸是,那座粮仓已经空置了十余载,就算是被淹也不大打紧。

夏收的时间说近不近,说远也不远。

旧的粮仓显然已不能再用,修建新仓迫在眉睫。

前段时间负责此事的官吏选好了几个地点。

现如今江玉珣要做的,便是代替忙于练兵的皇帝,将这些地点一个个看过,并记录其优劣送至御前。

粮仓选址均在昭都附近,江玉珣没用几天时间便挨个看了过去。

仙游宫,流云殿上。

负责选址的几名官员,与庄岳一道静候于此,等待着天子的决定。

殿外流水滴答作响,春意从窗内漾了进来。

江玉珣一边看自己手中的本册,一边对应长川说

“启禀陛下,为防止为内涝还有潮湿,此番粮仓选址均在地势较高的位置。其中有二处位于山前,外表看去虽然干燥,但离地下水太近,及其容易在看不到的地方返潮。”

天子轻轻点头“另外二处可有什么问题。”

江玉珣稍稍犹豫了一下说“臣以为其中一处离官道有些过远,运输起粮草来不太方便,应当第一个排除。”

“而还有一处则离城镇有些近,相较于其他几个位置更容易遭到偷盗、毁坏,”他一边说一边将桌上的奏报交到了应长川手中,“最后还剩一处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均衡,这是详细情况。”

应长川把奏报接了上来。

见状,周围几名大臣均屏住了呼吸。

这几人为官多年,深知天子事必躬亲的习惯。

早在来流云殿前,几人早早就准备好了应答的话语。

应长川接过奏报后,他们当即打起精神随时准备回答问题,甚至打算带天子现场查看。

没有想到应长川竟然拿着奏报一边看一边问起了江玉珣,完完全全把他们忘到了一旁。

江玉珣不但对答如流,且像早就习惯了这一点。

这是什么情况

大臣们心里虽疑惑,却不由松了一口气。

唯有庄岳一脸欣慰地扬起唇角看来陛下是真的器重阿珣啊

转眼就到正午。

桑公公带着内侍官等在了流云殿外。

听完江玉珣的汇报以后,天子抬眸看了一眼天色,便将桑公公一行人唤了进来。

粮仓之事下午才能定,皇帝这是要把众人留在流云殿上共用午膳。

身着褐衣的内侍官捧着

云纹漆盘步入殿内。

他们小心正坐于桌案对面,替殿上的官员布菜。

身为侍中的江玉珣坐在天子面前。

还没等内侍官走到他面前,江玉珣远远便从同僚的桌案上看到了花白一片蒸菜,与清淡中泛着一点甜味的黄米饭,连半点的荤腥都没有。

被皇帝留下共用午膳,原本是件十分有面子的事。

但看清桌上是什么后,桌案前那名身宽体胖的官员,脸上还是出现了一丝失落的神情。

虽早有心理准备,但今日的饭菜也太过寡淡了吧

江玉珣也受他影响一道失落了起来。

算了,饿不死就行。

就在江玉珣走神之际,内侍官已经替他布好了菜。

“江大人,请慢用。”对方向江玉珣行了一礼,便捧着漆盘退出了殿内。

江玉珣随手拿起筷子,低头向桌上看去。

然而下一秒他便愣在了这里。

不对啊

他下意识看了一眼自己桌上的东西,再朝庄岳与其他官员的桌案上看去。

与蒸菜配黄米饭不同,江玉珣桌上除了绿菜以外还有一盘鱼羹,以及看着就香甜软糯的白米饭

古代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无论是白米还是鱼类,都不是昭都附近常见的食物。

刚做成不久的鱼羹还冒着热气。

饭菜的香味直往江玉珣的鼻子里钻。

他上次吃这些东西还是在南巡途中。

刹那间,江玉珣的心中突然冒出一个奇怪的念头应长川这是为我开了小灶

他怎么知道我喜欢吃这些东西

鱼羹的香味瞬间勾出了江玉珣心底里的馋虫。

他只疑惑了一瞬,便将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抛到了九霄云外。

有的吃就行,想那么多做什么。

江玉珣本想立刻开动,但是担心被人发现自己桌上的异常,他忽然心虚地把桌案上的东西向身前拢了一拢,并鬼鬼祟祟地向前看去。

流云殿上一片寂静。

十几名官员正埋头用着午膳,不远处还站着数十名宫人。

所有人都在专注做自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