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4 / 5)

景”“下现蜃景”还有“复杂蜃景”这三类。

眼前地“湖泊”便是最最常见的下现蜃景之一。

天气晴好时,沙漠与柏油马路上几乎随处可见。

这群折柔人绝对知道远处的湖泊永不可抵达。

他们故意这样做,就是为了坑死生活在昭都,不曾见过蜃景的士兵,让他们追着虚影命丧于荒漠之中

到时候还能反咬一口,说大周士兵愚钝,连湖泊都找不到。

“什,什么蜃景江大人莫要开玩笑”折柔人还在嘴硬。

江玉珣没有搭理那名官员,而是直接骑马向折柔王而去。

他一边走一边说“史书早有记载海旁蜃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然,怎么折柔人真以为只有你们见过蜃景吗”

江玉珣的声音中隐含怒意,他越说语速越快,压迫感在这一瞬向每个人逼来。

明明是正午,众人心间竟生出了一阵寒意。

明白折柔人的意图之后,汤一蒙等人面上瞬间失了血色。

他们虽也看过史书,记得这段描写。

可是从未亲眼见过海市蜃楼的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远处那片湖泊便是书中的“蜃”

大周的译官颤抖着将这句话译了出来。

折柔队伍瞬间噤声。

江玉珣缓缓停在了折柔王的面前。

他看着对方的眼睛,几乎一字一顿道“若折柔人坚称前方就是你们的圣湖,那不如王亲自带我们去圣湖祭拜一番”

折柔王胯下的黑鬃烈马忽在此刻不安地打起了响鼻。

它肌肉抽动,猛地向后退了一大步,并在原地踢踏了起来。

意识到自己落于下风的折柔王当即开口“你”

可江玉珣完全没有留给他说话的时间“两国交战,尚不斩来使。吾等千里迢迢来到折柔,这片圣湖便是王展示给我大周的诚意不知您此举,折柔三王可曾知晓”

江玉珣的话由译官清清楚楚地译到了每个人的耳边。

折柔王手下只有几千亲兵。

这里真正说得上话的,是远在草原深处的“三王”。

如今“三王”尚不敢对大周宣战,可他却按捺不住做出这种事来。

这事传到三王耳朵里,王庭或许就要换主人了。

之前还不可一世的折柔王瞬间定在原地。

随他一到来的贵族也紧闭着嘴,不敢发出半点声音。

“走”

江玉珣直接骑马转身,带着所有周使朝反方向行去,头

也不回地把折柔人甩在了原地。

“是,江大人”

马蹄声顷刻间响彻大漠。

黄沙被高高扬起朝折柔人扑去。

阳光自半空落下,如匕首般刺在了身上。

直到江玉珣一行人走远,折柔人方才狼狈地抓紧缰绳向前而去。

“圣湖”之事过后,折柔人终于消停了。

为免夜长梦多,江玉珣待在帷帐内不再出去。

就在他收到连仪公主传话,得知麦种已经备好的当天,离开折柔的时间终于到了。

这一日黄沙又起,刹那间飞沙走砾、暗无天日。

天气虽然恶劣,但使臣的行程不能因此耽搁。

天还没有大亮,江玉珣一行人便离开王庭向着南方而去。

起初他们还勉强能辨清脚下的路,但走到大周与折柔之间的狭长沙地时,便出现了意外。

“咳咳江大人,前面好像有龙卷风,”马车外的士兵一边咳嗽一边说,“地上的车辙印被风沙淹没了”

江玉珣的心当即悬了起来,沙地上没有官道,只有马车年复一年碾出的长印。

可是现在,这些印记已全部消失。

他顶着狂风从马车里走了出来“通知所有人不要向前,再把车、马聚集在一起。”

“是”

说话间汤一蒙也从马车内走了出来“江大人先进去等等吧”

江玉珣摇头问他“今日会有人来接应我们吗”

汤一蒙脸色有些难看,风沙中他大声喊道“咳咳往年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好,我知道了。”江玉珣的心情愈发沉重。

这样的天气无法前行,若是放在往常,连仪公主定会将他们再留几天,等风沙停后再放他们走。

但今年发生了些意外

担心折柔人再发难,以及麦种被人发现,他们必须尽早离开王庭。

见江玉珣下车,又有几名使臣跟着聚了过来。

今日的天气太过异常,他们心情也随之忐忑沮丧“车辙印没了,也不知道这黄沙还要吹多久。若是无人接应的话,我们该怎么办”

“依我看这风沙还要再大,不如我们先走,千万不要停在这里被困死在沙地上啊”

“是啊江大人,不管什么方向,先向前走吧。”

江玉珣突然摇头转身向众人道“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