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的话,最好在北地建立军马场。”
“哦”应长川终于在此时开口,“他何时所说”
“回陛下,正是去北地之前”
说完这番话,将军不由抬头看了应长川一眼。
见天子轻轻点头,镇北将军的心中忽然生出一个猜测。
他小心深吸一口气,末了忍不住轻声问应长川“不知陛下是否要亲自检阅北地驻军”
天子向来喜欢亲力亲为,军中之事更是严把在手。
他真的不去亲眼看看北地驻军训练情况吗
应长川手指一顿,缓缓地从地图上落了下来。
似乎是该去北地看一看了。
江玉珣一行人花了四天,便走到了大周与折柔的边界地区。
当日那群武将说得并没有错。
开春后北地除了风大些、荒芜些外,与昭都并没有什么太大区别。
到达目的地的当天,江玉珣的好奇与期待便消失得一干一净。
去往折柔王庭的日子还没有到,江玉珣和其余几名官员分散开来,在这里详细查看着屯田的情况。
这工作倒是不难,就是枯燥且乏味至极。
北地的春风夹杂着粗糙的砂砾从面前拂过。
江玉珣忍不住眯起了眼睛。
“泽方这里的军饷基本有小麦,因此屯的田里也只种麦。”负责屯垦眼前田地的军人向他介绍道。
紧邻折柔的泽方郡同样下了一冬的雪。
这几日大雪刚化,去年抓紧时间屯垦出的田地也露出了真容。
北地的疾风吹过麦田,一片碧绿随风摇荡。
这是初春泽方郡唯一的色彩。
“往后也是如此”
“对,”随行军人点头说,“麦味道虽一般,但产量却比粟米多三成。种它最为划算。”
江玉珣不由轻轻点头。
这个时代的主食粟米产量不高,一亩地一年仅可产粮一百斤出头,但若换成小麦却能产将近一百斤。
因此就算麦子难吃,边境的确也要大面积屯它。
想到这里,他愈发迫切地想要通过折柔寻找到新的麦种。
泽方郡田地广袤,这几日江玉珣骑马回到驻地的时候,往往已经过了饭点。
“江大人,您快来休息吧剩下的田地下午去看便是了。”
江玉珣刚一下马,便被人往军帐中邀。
身着晴蓝色官服的他连忙摆手道“稍等,我先去洗洗脸。”
说着,便向另一间军帐内走去。
春季的北地不再寒冷,但一个时辰前烧好的水放到现在
还是带上了几分刺骨的寒意。
甫一触到盆里的水,江玉珣的手便刺痛起来。
“嘶”
他低头看了一眼手心骑马磨出的水泡,小心翼翼地拿丝帕擦起了脸来。
虽已是春季,但大片未开垦的土地上仍光秃秃一片。
应长川虽然夸张了亿点,但是北地的环境的确比自己想象的严峻些许。
一盏油灯照亮了未开窗的军帐。
桌案上早已备好了吃食正散发着热气。
见他来,原本已经在吃饭的众人立刻起身行礼,并齐刷刷道“见过江大人”
这一声震耳欲聋,直把江玉珣吓了一跳“不必这么客气,大家快坐吧。”
同时下意识挺直了腰背,走到了被他们刻意空出的主位旁。
“是,大人”
军帐内坐的都是负责屯田的军人,最低也是千夫长一级的人物。
被这么多人用敬畏的目光盯着,江玉珣的动作都变得僵硬了许多。
他一边调整坐姿,一边学身边人的样子假装严肃地拿起了桌上的碗筷。
同时忍不住用余光向下瞄去。
坐到主位之后,江玉珣忽然生出一种学生时代上讲台的错觉。
下面发生的一切全都清清楚楚地落在了他的眼底。
你们偷看我的视线能不能不要这么明显
应长川平常就是这样被人看着的吗
他真的一点也不尴尬吗。
被盯得吃不下饭的江玉珣,实在忍不住随便抓了个话题问“此次移民实边何时开始”
前朝实行“封禁虚边”政策,大周并不想延续这一套策略,而是打算从昭都附近迁移百姓屯田充实边境。
此策元日期间已经定下,落实的时间应该就在最近。
千夫长的话言简意赅,“回江大人的话,清明节后开始。”答完便立刻闭了嘴。
“这样啊”江玉珣一本正经地点了点头,心里却已开始疯狂尖叫。
气氛怎么如此肃穆
怪不得应长川平时喜欢喊我发言。
见他们真的不再说话,江玉珣只得硬着头皮端起饭碗,一粒粒吃起了碗中的麦饭。
不能磨成面粉的小麦味道着实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