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第四十二章 白天做官晚上干土匪……(2 / 5)

穿成亡国公主后 闫桔 11509 字 2023-09-15

赵雉答道“听说是芋魁。”

梁萤点头,“种芋魁高粱这些还来得及。”

赵雉看向奉三郎,吩咐道“松县两百兵不够用,先把安县的杂兵放过来种地,不能荒废了。”

奉三郎“我回去了让李二安排。”

梁萤叉腰看着荒废的庄稼地,眉头紧锁,“光靠官兵种地并非长久之计,这么大的一个县,只有五千多人,说不定还没呢,得想法子从外头骗人进来落户。”

赵雉默默地看向她,“倒插门”

谭三娘“拐卖”

程大彪“强抢”

梁萤“”

这都是一群什么队友啊,她有这么坏

面对人们一言难尽的表情,梁萤干咳两声,严肃道“我们是朝廷官,朝廷官知道吗,不干违法的事。”

谭三娘撇嘴。

程大彪撇嘴。

奉三郎也跟着撇嘴。

赵雉“啧。”

梁萤“”

这是妥妥的信任危机啊

一行人去了附近的张家村。

这个季节周边明明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村子里却死气沉沉,阴深深的,破败不堪,没有一丝人气儿。

少许村民见到他们,皆进屋关门闭户,跟防贼似的。

见此情形,梁萤颇觉无奈。

谭三娘上前敲一户村民的屋门,里头明明有人,却怎么都不愿开启。

她又陆续敲了好几家,才总算有位老媪颤颤巍巍来开门。

那老媪寡居多年,靠织布和乡邻施舍为生,家徒四壁。

忽然看到这么一群人,她被吓了好大一跳,谭三娘安抚道“老人家莫怕,我们是衙门里的人。”

谁知那老媪一听到衙门,立马关门闭户。

谭三娘吃了闭门羹,默默地看向梁萤等人。

接下来他们又陆续敲了好几家,总算遇到一个胆子大点的妇人。

那妇人刚从外头避难回来,听说他们是从安县那边过来平乱的,态度倒是热情,说道“我前儿才从平阴县避难回来,家里头乱的很,诸位恐连一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谭三娘忙应道“无妨,我们不会打扰多久,就下乡来看看当地的村民如何了。”

妇人看了看他们,这才把一行人请进院子。

梁萤好奇问道“不知娘子贵姓”

妇人应道“我姓曹,夫家姓张。”又道,“这是张家村,几乎都姓张。”

她端来凳子给人们坐。

梁萤问道“你们从平阴那边回来,沿途返回的流民多吗”

曹氏“多,我们算是慢的,有些前些日就回来了。”

她在平阴时也曾听过安县土匪的事迹,见眼前这女郎生得抢眼,便试探问“你可是王小娘子”

梁萤愣了愣,应道“我是。”又道,“这边出了乱子,太守府让我们安县发兵过来平乱,如今城里的秩序维稳了,但到处都乱七八糟的,我们下乡来瞧着地里什么都没有,可发愁了。”

曹氏摆手,发牢骚道“这场后大家都不乐意种地了,反正也养不活家口,光给朝廷种,索性以难为难,爱咋咋地。”

梁萤“”

奉三郎道“这么多地,荒废着多浪费。”

曹氏激动道“那也没得法,朝廷不给活路走,咱们县可比不得平阴,胡县令爱民如子,有把老百姓当自己人看待。

“这里的朱县令却恨不得把老百姓敲骨吸髓,苛捐杂税繁重也就罢了,还欺负人,活该被杀。

“这次的纷乱也是迫不得已,若非被逼到绝路,谁愿意冒着杀头的罪名闹事”

梁萤客观道“这年头的日子都不容易。”

曹氏“可不。”又道,“我们去平阴避难,那边的老百姓极有人情味,都夸你们安县了不得。”

梁萤笑了起来,“真的还是假的”

曹氏兴致勃勃道“真的,没哄你,他们都说安县人好,不仅把官盐放过来了,还帮他们把土地均分,人人都有地种,日子有盼头。”

听到她的夸赞,人们都觉欢喜。

曹氏好奇问“你们这回受太守府之命过来平乱,以后会接管松县吗”

梁萤摇头,“这得看上头怎么安排,不过眼下委实太乱,不能让地里荒着。”

曹氏说道“我们这个村原本有四十一户人家,经过这次的混乱后,跑了一些,死了一些,只有二十多户了,最后留下来的皆是老弱妇孺的多,青壮年的男丁几乎都没了,荒着的田地也没劳力去耕种。”

梁萤安抚道“无妨,安县可以派兵过来帮忙种地。”

曹氏暗搓搓试探问“松县也能把土地下放吗”

梁萤不答反问“你想不想啊”

曹氏拍大腿,“当然想了,谁不想人人有地种,家家有余粮。”

梁萤笑眯眯答道“那便如你所愿。”

听到这话,曹氏笑得合不拢嘴,“你可莫要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