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空间装万物 实际上是信不过皇后娘娘的……(3 / 6)

这个比起来,无情无义能算个什么不痛不痒的。

接下来曾无春就主动上了折子,自己将早些年先皇下的圣旨给提了出来,然后,话头一转,又说定国公这些年对他十分照顾,他虽说是日子过的寻常,但毕竟是健健康康长大了,所以为感念定国公的一番抚养之恩,这爵位,他不要了。

这个建议是何老爷给曾无春提出来的。

因为这个爵位,现下在皇上那里也是为难。给曾无春吧,定国公那边不好说了,当年先皇死的时候,皇上能继承皇位,是得了定国公的帮助的那时候曾无春还年幼,根本不太清楚宫廷里的事儿,就是想帮忙都帮不上。

皇上并非是嫡出,当年他上面是又有嫡出的兄长又有做长子的兄长的。先皇去的十分突然,前一天还身体好好的,能吃能喝,但夜里就突发状况,连一句遗言都没交代人就没了。

于是这留下来的皇位就成了大家争抢的东西了,嫡出的和长出的,鹬蚌相争,在皇宫里对阵。

然后,定国公背地里放冷箭,将这两个一起给收拾了。再然后,就是推了老的,也就是当今皇上出来坐上了皇位。

嫡出的当场没了性命,长出的断了一双腿,后来被送去给先皇守墓,没撑几年就也没了。

这样大的功劳,你说让皇上狠心夺了他爵位,那可能吗但是让皇上为定国公清楚障碍,毁掉曾无春,那皇上也舍不得,曾无春十四五就进了锦衣卫,因着无牵无挂,所以做事儿是毫无顾虑,十分勇猛。

从那会儿到现在,屡建功劳。再者做锦衣卫的,不管愿不愿意,总能知道一些秘密。皇上也是人,皇上也有秘密,这秘密能给一个人分享可以算是找了个树洞,但除掉曾无春,他就需得再和另外一个人分享了,知道的人多了,那还能叫秘密吗

两边都是心腹之臣,一个是从龙之功,一个是辅佐之功,皇上也是左右为难。

何老爷的意思就是,既然皇上是哪个也舍不得,不如曾无春为皇上分忧,将这爵位给辞掉,但是,爵位给出去了,这宅子得要回来,要不然就吃亏太多了。

等那爵位落到了定国公头上之后,皇上心里就对曾无春有了愧疚。定国公呢,因为保住了爵位,皇上对他就没有亏欠了,没有亏欠的意思就是容忍度会降低。

以前的定国公也会犯错,但是皇上每每想到他的功劳,就能容忍了。

现下定国公也会犯错,但是,他的功劳已经得到了赏赐了,一个爵位还不够抵扣这功劳的吗既然两相抵消,那皇上为什么还得容忍

只要日后抓到了定国公的小辫子,这个爵位,随时能被夺走。

就看曾无春舍不舍得了。

何老爷说的时候,也没想到曾无春会如此舍得。他还想着,这些年曾无春一直在和定国公作对,是不是就想要回来这爵位呢。结果,第二天上朝,曾无春就主动提出来辞掉爵位的事儿了。

皇上坐在上面,听曾无春一条条的说出自己的理由,真是感动的热泪盈眶可算是有人能为朕分忧了,还得是朕的指挥使。食君之禄,为君分忧。

对于曾无春说的要回寨子的事儿,皇上也是很能理解的,毕竟那宅子是人家亲爹挣下来的,又是亲娘打理好的,曾无春小时候也在那宅院里长大。

“好,那宅子就留给你。”皇上立马就应了下来,又看定国公“定国公,朕记得户部之前上折子,说是朱雀街还有一个空宅子不如就赏赐给你了。”

定国公一颗心泡在苦水里。

现在的定国公府,经过两代人,前前后后加起来快四十年的打理,那叫一个精致舒坦。可那户部上折子说的空宅子都是哪一种都是抄家之后记录在册的,户部才不会自己掏银子去维护修整。

想想京城将近十来年,只有两家是最近抄家的,但是抄家之后就立马将宅子给赏赐出去了。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户部现下有的,都是十来年前抄家所得。

十来年啊,放了十来年的宅子,又经过了抄家,那宅子能是什么样子的

破破旧旧也就不说了,指不定哪里是坏的呢。你指望抄家的士兵能对你这宅子轻手轻脚开玩笑呢,抄家的时候是恨不能将墙壁都扒开看看有没有挖空的小宝库的呢。

但是,人家曾无春都说了要将爵位让出来了,定国公这时候要还是挑剔,就成了不满足了。

皇上等的有些久了,就又问道“定国公可是有什么不同的想法”

“臣是想着,曾无春是个少年人,花钱有些不知节制,之前刚花费了几万两银子买了宅子,现下若是再搬回定国公府,那一笔钱可就是打水漂了,毕竟这宅子空放着,难免会坏,光是修整就又是一大笔的银子了。所以,倒不如,微臣给个银子,将那定国公府买下来,一来呢,是给曾无春更多些银子傍身,免得他花用无度,早早将手里的银钱给败完了。二来呢,也免得宅院太多,反而成了负担了。毕竟这样大的宅院,租也不好租出去。”

“不过都是一些小事儿,刚才倒是不好拿出来烦扰皇上。”定国公有些不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