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第90章(2 / 3)

重过滤,污水便也清亮了起来,流进水塘里,可种些芦苇荷花,再养几尾锦鲤,便成了村庄一景。

这一次大家都看得极认真,边看边点头小声议论,张书记见了也频频点头。

第二部分是农耕文化展示区。倒也没有专门划分一块地方来做展示,只在村民房前屋后或路边圈画出若干地方。届时把那些过去用过的、现在闲置的老家什都摆出来展览,旁边写上说明。为让村民了解农耕文化是什么东西,佳慧还在网上找了些磨盘、犁耙等东西了上去。

大家一看便明白,顿时纷纷讨论起来。这一个说“我家就有磨盘,十年前还拿它推过汤圆浆。到时拿出来摆给娃儿们看”

那一个道“那我就把我家老风车摆出来,那还是我爷爷做的,老一辈的手艺没话说”

还有的道“菱角盆行不行以前为了到山那边湖里摘菱角,家里专门箍了菱角盆。现在放在家里落灰”

更有人道“光摆犁和耙怕是不行吧街上的娃娃们哪里看得明白前面得用模型做头牛拉着才好看”

会议室里乱纷纷的,李老师又再三再四地请大家安静,村民们这才又静下来,听佳慧讲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是基础建设,包括村里的桥梁、道路、路灯等等,进村的那座石拱桥在规划中被保留了下来,因为这是村庄的重要标志。但村民的出行也很重要,因此在离老桥十几米远的地方,临近村部那里再修一座水泥桥梁。过了桥便是停车场。旁边还要修篮球场。

村里的道路、各家各户的围墙和菜园要如何修建都有说明。一句话,风格要统一。比如围墙要统一用石头垒,修成半人高即可。墙上每隔两三米放一个盆,里面种上太阳花。菜园边用竹竿做成交叉的竹篱,外面种些爬藤花卉。

余四叔看了点头说“这个墙和竹篱笆好看。佳慧家就是这么修的旁边种点花,跟小花园一样。”

又有人问张书记“书记,这桥今年能修成么停车场和篮球场什么时候建别的不说,有了篮球场,我家小崽有个地方消遣,也不会老拿着手机看了。”

张书记便呵呵笑,说“今年不修,明年肯定要修不要急,规划好了,咱们一步步来”

李老师又自豪地请大家安静。佳慧于是接着讲了第四部分。第四部分是村庄的造景和绿化。佳慧结合上一世看过的网红打卡景点,设置出了秋千区、纳凉区、散步区等。某处该种凌霄花,因为这种花耐活且花色艳丽,久开不衰;某条路旁要种紫薇花,因为紫薇花又称百日红,花期最为长久;某条渠边可种绣球花,因为绣球花经不得晒,也不能太阴,这渠边日光只照下半天,光线刚好;某处要搭架子,种上藤本玫瑰和风车茉莉,还要用藤本花卉布置出爱心造型,方便游人拍照等等。

到了手机时代,外出游玩怎么可能不拍照不打卡因此村里一定要因地设景,布置几个适合拍照的景点。为了强调这一点,她还在村庄的进门处s了一块石头,上书“石桥南”三个大字,又在村庄一角的照片上s了一个玫瑰花组成的爱心图案,表示这里以后要用藤本玫瑰做出爱心造型。尽管得很粗糙,大家看了依然心驰神往。

“要是我们村建成这样,请我去城里住我都不去”余四叔大声道。

“真建成这样,怕不是城里人都要过来玩”李三孃也笑呵呵地道。

第五部分是未来规划,包括在离猪圈隔离带不远处修建公共厕所、把祠堂重修成乡村书屋、在村里举办槐花宴、在村部前修建篮球场等等。等佳慧讲完了,会场上反而安静了,大家陶醉地坐在下面,久久盯着屏幕上的村庄俯瞰图。

好一会儿,余四叔才说“本来我觉得,在那个地方建公共厕所没多大必要。家家户户都有厕所,何必再修一个不过听佳慧这么一讲,还真得修咱们村真要是修成这样了,我就不信没人过来玩”

“那肯定就不说外人来玩,咱们自己住着也舒心。”李三孃笑呵呵地说。

“这回我去外地参观,那江省的好些农村,修得好了,一年四季都有城里人过去玩。”张书记也说“你们想想,别人到咱们家门口来了,总要吃饭,看到土特产还想买点,人多了,每天坐在家里都可以挣钱。那日子怎么不好过”

李三孃便说“这么一看,猪还真得集中养。不然夏天一到滂臭,怎么好意思叫人家在村里参观又怎么好叫别人到你家里吃饭”

便有人开玩笑“把鼻孔堵着吃”

大家呵呵大笑起来,张书记感叹说“辛苦佳慧和李老师了。比我想象的还要好好太多了看得我很有信心。来,一起给他们鼓掌”

会议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李老师兴奋得脸都红了,取下老花眼镜谦逊道“都是小罗做的。到底年轻啊,读的书多,又在大城市里呆过,想法和见识比我们这些老古板强多了”

佳慧忙也说“李老师提了很多非常好的想法,他才是这个方案的灵魂人物”

张书记哈哈大笑,“你两个不要推来推去了,都是我石桥南村的大功臣等将来村里搞槐花宴,你们都要当之无愧坐首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