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太平素在家有那狗儿陪着,倒是开心不少。”
丽姝听闻心道,这应姨娘,不,现在的流苏倒的确是做的好啊。
她当听完就说其她的话了,水芝也只当她小孩子好奇,水芸知晓老太太派她们服侍三姑娘,将来肯定是一直伺候的,有意说知心话给丽姝听。
“只不过这个流苏脾气不太好,在膳房时早早拜了干娘,仗着她干娘的势头,欺负好几个一起进去膳房洗菜的小丫头呢。”水芸是魏妈妈的孙女,性情平和也不冒尖,因此不大喜欢那种战斗力太强的人。
知道进去找靠山,找到靠山立马对付和她有仇的人,之后又努力出头。
这样的人,也难怪才十岁就已经混到了老太太身边来了。
她们话音刚落,就见门外有人进来,不是应流苏又是哪一个,她手里端着精巧的几样小点进来,原来她是奉老太太的命送小点来的。
“你替我多谢祖母了,祖母已经用早膳了吗”丽姝笑着问流苏。
流苏见眼前这位小姑娘目光湛然,她一向自负美貌,没想到居然见到三姑娘这样出众的外貌,她闻到一股相似的气息。
大抵前世没有丽姝在老太太屋里住过,娘亲又常常不出来,她都很少过来请安。
应姨娘是怎么去到爹爹房里的,她还真的不知晓。
丽姝了解过了,就不太在意了,尤其是所谓父亲的男女之事,她有自己的一套见解。要偷腥偷欢的男人是挡不住的,也怪不到女人身上。
就像傅氏和身边的人,总觉得是小傅氏抢夺了刘承旭的宠爱,可若是刘承旭没那个心思,会如此吗
因此,应姨娘若只是争宠,她无所谓,但是她害人,她肯定会对付她。
流苏回道“老太太那里正用着呢,正好今儿休沐,大老爷和二老爷都在那里陪着,便让我送来您这里了。”
爹爹和大伯都在老太太那里,丽姝表示自己知道了,流苏很有规矩的退出去。
刘太夫人起居饮食都非常讲究,早上她吃的很是清淡,红枣桂圆熬的粳米粥,配着腌笋和一碟炸的金黄的鹌鹑蛋,还有腌的鹿肉。
刘承旭在外官多年,倒是吃起来放荡不羁,吃起鹿腿时,直接用手撕掳开了吃。
“来,这里还有风腌的果子狸,你也拿过去吃。”刘太夫人很是心疼儿子。
这个儿子很倔强,年少时举神童举,后来年少考中进士。当年固然也是因为他爹的原因外放,但究其根本还是他年少气盛。
于是,刘太夫人道“我听说你那位同年于仁上了一道痛骂皇帝不理朝政的上疏,如今怕是不大好了。”
本来刘承旭想来说丽姝的事情,但一听到此事就连忙问了起来,他兄长刘承宗在锦衣卫做事,刘承宗道“于仁原本仁大理寺评事,前途一片大好,大抵是皇上有半年没上朝,他出来上谏。为人臣者,怎么能张扬君主之过,还好皇上把折子留中不发,又有首辅帮忙说话,恐怕有杀头之祸啊。”
刘承旭急道“我是知道于兄的,他是个忠君爱国,正直敢言之人,当年他与我不过数语,却散尽身上带的钱财,替我治病,不成,我等会儿去了吏部,再去他府上。”
刘承宗劝道“我看被罢免也是好事,等过一年半载,你再替他周旋一二,岂不是很好,现在这样去,倒是撞枪口上了。”
“如此也是。”但刘承旭终归不放心,让常安去于家看看是什么情况。
于仁也是官宦子弟,其父官至右佥都御史,还任过多年吏科给事中,属于言台领袖,人脉也不会少。
现下刘承安还有差事,草草吃完就走,留下刘承旭想起小傅氏又道“娘,我昨儿听秋君说您把丽姝留在身边了吗”
没想到小儿子居然问起这个来,刘太夫人笑道“是啊,我见她乖巧懂事,又伶俐可爱,你媳妇儿刚生下瑞哥儿,一时照顾不到她,不如到我这里来。”
刘承旭堆着笑“谁不知道娘您是真慈爱,只是就丽姝一个养在您膝下,其她人可都是您的孙子,她们怎么想呢”
刘太夫人不会认为是小傅氏不愿意,她很快就想到了傅氏,肯定是她说的。
当年山阳县响马攻城,儿子把唯一逃生的机会让给她了,可响马也不过影响月余,傅氏却不见了一年啊,她也没有打听过自己的丈夫怎么样了,也不传信回湖广救人,更不去有司衙门告官,谁都不知道她去了哪里
再出现时,她亲妹妹已经嫁过来了,她又要做大房,把嫡亲的妹妹当妾使。更让她觉得难以忍受的是,她自己的儿子没了,就让身边人去陷害亲妹妹,还好是小傅氏福大命大。
一年那么久,又没有追兵追她们她带足了银两下人,又是官眷,怎么就能消失那么久。
可是为了孙子,刘太夫人忍了,但现下书昭去世了,她就没那么多的顾忌了。
当下刘太夫人就道“等你的任命下来,你媳妇儿就跟着你外任,你们家二郎三郎都得留下来读书,你们家的大丫头二丫头几个总不能再跟着你外放吧,尤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