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城4. 第 74 章 北城还知道在南城做……(5 / 7)

已经到了皇上手中,再有两日皇上的旨意应该也会下来,在这两日就先按照三皇子的法子赈灾的吧。”

之前皇上已经下了旨,让三皇子全权处理救灾,现在就算是苏然想要插手也是不合情理。

只能是等到苏然的书信呈上去,皇上再批了旨意下来,才能看如如何去办。

反正杜首辅的等的起这几日。

首辅也能够看得出来苏然也是对三皇子并不放心。

杜首辅向苏然夫人拱了拱手:“二皇子妃如此清醒,定然是有良策,等皇上的旨意下来,有什么地方需要我和三皇子辅助二皇子妃尽管直言。

坐在旁边的三皇子听不下去了,杜首辅这话怎么说的像杜首辅和他一起赈灾倒是为了帮苏然了。

还有杜首辅这话说的像是这两日过后苏然就会开始主持赈灾似的。

这两日杜首辅和三皇子便一起开始赈灾。

杜首辅吩咐把南城的和北城的粥都熬成了一样的。

北城的灾民心里稍有安慰,但是他们也知道是首辅来了所以粥才变了。

北城的百姓也夸赞起了杜首辅。

说杜如松做事公平公道。

不过总体百姓们还是在埋怨三皇子不会做事。

两日以后皇上的旨意又过来了,圣旨说是三皇子乱报赈灾情况误事该罚,不过要等灾后再罚三皇子,现在先让三皇子负责配合苏然一起做好赈灾,从此将由苏然全权负责赈灾。

三皇子又惊又气,自己本想靠赈灾得声望,都被苏然搅和了。

现在苏然才对和首辅说了具体的情况,她除了拿着赈灾的银子,还拿着朝廷一部分采购武器的银子。如此,既能做武器也能赈灾。之前苏然让一部分灾民去做工是进行一些武器的零件的加工。

这些零件都是都是灾民们在做,灾民们一个人只负责一个其中的环节,并不负责整个武器的组装,因为灾民们负责的部分简单,以便操作起来便很是简单。

把这些都制作好的零件搭配在一起就是武器。

苏然说完这个情况,首辅先开口:“二皇子妃,这事情就请先不要同三皇子说了。”

这也是苏然想对杜首辅说的话,三皇子并不是一个宽广的人。

他知道这是造武器改进武器的事情是很有可能建立功劳的,所以保不齐会从中阻挠,而这批武器至关重要,二皇子此去境界并非只是寻常的去驻扎,而是打算一举歼灭敌军。

现在正是大周朝的危难之时,北境之敌也是如此认为。

北境的柔然一定是认为周朝是不敢攻打他们的,按照大周朝原本的力量的确也是不能攻打柔然的。

不过因为苏然和其他工匠研造出来了先进的武器,这样就可以试上一试。

而且二皇子也有充足的把握,就算此次不能一举平定北境,也是可以抵挡的住几年的入侵的,所以打这一仗并不会吃亏。

苏然和二皇子刚打算制造兵器的时候还在发愁去哪去调用工匠。

大周朝现在也是男有分女有归的朝代,一下子动用如此多的工匠便会有些大张旗鼓。

江南有了水患,苏然便想到了把赈灾和制造武器结合在一起。

制造武器原本就是二皇子负责兵的,二皇子也是向皇上请了旨,说是要制造一批新型的武器的,所以此行为并不是私下制造武器。

但是至于是在怎么个制造法,皇上便也没有管这么多的细枝末节。

现在皇上得知二皇子利用这些灾民去制造武器,便觉得这主意甚好,这就是一举两得,如此赈灾的银子便可以用来制造兵器,制造的兵器的银子也可以只用于救灾,这两件事情都是恰如其分地结合了起来,兵部的银子是其他处都不敢动的,但是若是将制造武器的工钱给了江南的灾民,武器也得了制造,江南的灾民也可以得到食物,不至于食不果腹。

且大周不会因为大规模调用工匠走漏了制造新武器的风声。

苏然已经派人把新造出来的两件武器已经送到了京城,并且请二皇子的部下让皇上看了这武器的威力之处。

见了这大炮和火药,皇上也动了一举剿灭北境敌人之心。

二皇子也来信给皇上分析过战情。

有了这样的武器,最起码也能够保持北境五年安定,现在就算是攻打了柔然,柔然也不敢反扑,那何不就打这一仗,

皇上自是十分满意,所以下旨让苏然负责这次的赈灾,并且让杜长松和三皇子配合。

苏然是了解这位首辅的,他的确是忧国忧民之辈,虽然杜如松在朝堂上也维护过三皇子,但是却绝对不是三皇子一党,所以苏然也没有藏着掖着,直接把这个事情告诉了杜长松。

接下来,杜首辅就完全按照苏然的意思开始进行赈灾了。

杜首辅和苏然一致决定让三皇子负责食物制作和食物分的事情,而苏然和杜首辅则是管理做兵器之事。

在苏然安排的之下,这赈灾好像就是一件简单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