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识珠,知道苏然这孩子并非是顽石,而是和氏之璧随侯之珠。
三皇子心里好大的不畅快。
皇上说皇后说的是真的,那便显得自己说的是假的,是自己在故意要拿苏然了。
这也的确是让自己难堪。
在这么多人跟前自己说出的话却没有被证实,自己也是够丢人的,这和苏然直接打自己的脸有什么区别
三皇子已经觉得丢脸,并且也觉得自己在父皇跟前失了面子,更是没有斗败皇后这个贱人。
三皇子灵光一闪,皇后说苏然多才多艺。旁的姑娘平日里面研习才艺,便只有时间研习一门,像苏青云如此聪慧的姑娘都也只的是把古筝弹的极好,旁的技艺只是普通。
苏然已经在跳舞下棋还有弹琴上做得这么好了,那她别的一定是做的不好,毕竟她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练习别的才艺。
三皇子自己也是在读着书学着骑射的。
也开始他还想把这些全都做好,后来发现全都做不到,师父说他若是都想做好,便会落得都做不好的下场,最好还是只精进其中一门,所以三皇子便选择了在四书五经上下功夫,骑射上面便疏松了一些。
苏然一定是当不起多才多艺词的。
各家姑娘精通一门已经属于不易,苏然怎么可能精通三门像下棋和跳舞做不得假,可是这个古筝却也是能够临时抱佛脚的。
就那一个固定的曲子,只要日日夜夜多加练习,也会弹得厉害的样子。
既然苏然的下棋和跳舞厉害,那她的古筝定然是在作假。
不行,今日一定要证明苏然是个草包,一定要证明皇后实在说谎。
三皇子继续开口:“苏然你舞是跳的高妙,但是皇后娘娘说你多才多艺,我却不敢苟同,我可是听人说你在七夕宫宴上弹奏的那曲古筝,是你临时抱佛脚苦练得来。”
三皇子自幼是被杨才人养大的,杨才人也是教了三皇子一些手段的,就比如这个听说的妙用,有的时候寻不着人的什么错处便可以直接说,我听说你犯了什么样的错,我听说了什么。
有这个听说,让那人自证,无论她是想怎么自证都有可拿捏之处。
三皇子没有听人说苏然的古筝临时抱佛脚弹来的,但是三皇子也想得到,一定会有人这样议论,那就说成自己听说了好了,反正莫须有的事情谁也追究不了真相。
三皇子又道:“今日父皇和母后都如此夸赞你,若你的古筝是临时抱佛脚学来的,如此一来便有损父皇母后之话的权威,不若今日让父皇随便指个什么曲子,你好弹上一曲,如此也好让那些嚼舌根的人知道知道你弹古筝的真实水平,如此便也免得旁人说母后是偏爱于你才给你如此殊荣。”
三皇子洋洋得意地看向苏然,如果是让父皇随便指个什么曲目,苏然定然不能像那日里谈得那样流畅。
苏然开口道:“那好。”
苏然答应的很利索,三皇子倒是没有想到苏然会答应的这般利落。
三皇子看向皇上:“那父皇你便说一个曲子,让苏然给大家弹一弹吧,免得有人非议母后说母后待人有偏颇。”
皇上开口:“那便弹一曲十面埋伏吧。”
很快有乐师便在舞台中间为苏然摆上了一架古筝。
苏然坐在古筝跟前,行云流水地弹奏出了皇上点的十面埋伏。
三皇子目瞪口呆的听着入耳的乐声并看着眼前淡定自若的人。
苏然居然也会弹古筝,她是真的会弹古筝,她不是临时抱佛脚练出来的技艺。
如此一来那便不是更证明了皇后说的话是真的吗
还有更重要的一层,之前二皇子的身份卑微,他那样的卑微身份,配上名声不大好的苏然是毫无问题的,但是现在苏然本就已经变的美貌,若是再加上这多才多艺,苏然和旁的贵女也无甚不相同。
还有一层旁人不知道但是自己却知道的。那就是父皇一直感念苏然外祖父家的功劳,是打算在苏然及笄之前把外祖父家的让苏然掌管,而且很有可能封苏然一个县主。
之所以之前还没有封县主,是因为苏然是养在侯府的,总是有几分不相宜。
如果被封了县主,那苏然的身份自然是高了,苏然有这么好的身份,配自己也可以,干嘛还要嫁给二皇子呢
三皇子只觉得心里又憋气又窝火。
自己当初怎么就没有想着让父皇吧苏然许配给自己呢,到时候苏然嫁给了二皇子,是要带着整个苏然外祖家的财产嫁给二皇子,这不就是让二皇子得了大便宜吗
这个就在三皇子思绪纷飞的时候,皇上看向了三皇子:“三皇子,现在你还有什么话说。”
不等三皇子开口却见汾阳郡主站了出来:“皇上,臣女认为这十面埋伏是名曲,哪一家的闺秀也是会练习一二,在座的每一个姑娘都是会弹奏这一曲的,会弹奏这一曲不能说明什么。
汾阳郡主之所以站出来说倒不是多么想要出风头,而是按照刚才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