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嫁妆。
母亲临走之前千叮咛万嘱咐不到出嫁的时候,绝对不可以动那些嫁妆。
当时原主虽然年幼,但是也是牢牢的把母亲的话记在了心里的。便表示发誓在出嫁之前绝对不会动用那些嫁妆。
原主的母亲叮嘱原主的父亲在原主出嫁之前,绝对不可以动那些嫁妆。
原主的父亲也是在贵人圈走动的人,深知动女人的嫁妆丢脸,便从来没有生过要动原主母亲的嫁妆这个念头。
倒是杨氏在原主面前哭过几次穷,明里暗里的暗示原主把母亲的嫁妆拿出来作家用。
但是原主根本没开这一窍,原主一脸真天真地对杨氏说:“若是家里周转不开她以后可以少花少用。”
反正无论是杨氏怎样说,原主总是会从别的地方找补回来,甚至原主还特别奇怪地算了算账,算了算府里的收成和开支,奇怪对杨氏道:“府里的花用完全没有那么紧张嘛。”
因为永安侯并不打算动原主母亲的嫁妆,杨氏也没有办法大张旗鼓的动嫁妆,毕竟这种事情既败坏自己在永安侯心里的良善印象,也会败坏了自己好杨氏的形象。
哭穷走不通别也没有办法。
但是原主再大一些杨氏便放任纵容原主在衣食住行上的花费,整个京城都在说原主的奢靡。
终于昨天原主在购置了那些行头之后,原主的父亲永安侯动了大怒认为原主迟早要破坏那些嫁妆,于是把管理嫁妆的权利交给了杨氏。
永安侯这样说了,当即就命人夺了原主的钥匙交给杨氏。
杨氏再对苏然道一定会好生替原主保管,等到原主出嫁,自己再添上一些,连带这些嫁妆,一起风风光光地把原主嫁出去。
原主虽觉得杨氏也一向待自己和善亲切,但是也知道心疼母亲的嫁妆,另加挨了永安侯斥责所以伤心欲绝,直到哭晕了过去。再醒来的时候便是今日晨起。
此刻杨氏打量着苏然的妆容衣物,脸上带着明朗和善的笑容。
若是光看杨氏这表情,不知道的人都会觉得苏然是杨氏的亲生女儿。
原主之前一直也觉得杨氏待自己亲厚。
原主因为肥胖丑陋而自卑,杨氏还总是宽慰原主“我家然姐儿才不丑,你别听别人瞎说,我家然姐儿才漂亮,瞧瞧然姐儿的眼睛长得多好看。”
杨氏的这些宽慰的话关心的话也都在宽解着原主,化解了着原主对她的防备。
原主也待杨氏很是真心。
但是苏然知道原故事的。
什么和善关心,不过是杨氏伪善的面具罢了。
她装贤淑博得了永安侯的宠爱,还有长安城其他贵人的认可,实际上却是故意把原主养残而且吞掉了原主的嫁妆,在拿了原主的嫁妆之后,杨氏就一步一步的搬空了嫁妆库,并且重新伪造了嫁妆单子。
后来杨氏设计把原主嫁给一个完全配不上原主的人。
且给原主的陪嫁寥寥无几,杨氏还振振有词说是原主的母亲只给原主留下这么些东西。
实际上那些嫁妆都是被杨氏贪没掉留给了她自己的女儿苏青云当嫁妆。
现在苏然的嫁妆已经牢牢的被杨氏掌握在了手里,苏然也失去了存放嫁妆库房的钥匙。
不得不说杨氏好心计,如果在原主小的时候她就将这些嫁妆夺走,那么免不了永安侯要对她有看法,京城的人也会对她有所议论。
杨氏却没有着急的把这些嫁妆夺过来,而是下了一盘大棋。
她先是要吃出现出从未惦记着嫁妆的模样,从不和苏然提起嫁妆。
另外她处处关心苏然,别人嘲笑苏然丑胖的时候,她还总是出言维护。
久而久之,旁人便眼都知道永安侯府夫人待苏然真心关切。便都不得不说一句,作为永安侯府夫人也做的的确是没什么说的了。
然后便是杨氏鼓动苏然花钱鼓动苏然挥霍无此,苏然奢靡的名声传了出去。
在这样的情况下,永安侯亲自出面把管理苏然母亲嫁妆的权力交给了杨氏,所有人便都会觉得并无不妥。
这事就算是传出去,别人说到起来也绝不会说是永安侯府夫人觊觎这些嫁妆,只会说事苏然自己管不好自己。
永安侯府夫人保养的十分得意,明明已是十来岁的妇人,却仍然如二十出头的样子,再加上昨日刚完成多年的愿望掌管了苏然母亲的嫁妆,永安侯府夫人更是心情大悦,连带着面上的表情都比往日里更加柔和分,此时永安侯夫人温柔慈爱地瞧着苏然道:“然姐儿,今天我一定会让贵妃娘娘给皇上进言,提醒皇上你和宁国公世子有过婚约,皇上若觉得合适便会给你俩指婚,你的心愿变也可了。”
贵妃是杨氏的亲姐姐,要不然杨氏被抬妾为妻也不会这么顺利。
苏然心里暗想,若是真的关心自己,那必然是私下为自己盘算,现在处处把这位宁国公府的世子放在台面上来说,可不就是诏告天下,自己喜欢宁国公府世子吗
这样孔嬷嬷也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