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县都开了起来,甚至在青州府都开了两家。
能用这么快的速度把铺子开到这么多,除了苏然聪慧,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得了贵人相助。
因为青云县首富之子,吴月兴入了苏然的奶茶铺子的股,苏然的生意才得以用如此之快的速度扩大。
另外也有开起来的奶茶铺子,但是都没有苏然的铺子红火。
有人传,青云县的首富之子吴月兴已经到了婚配的年纪却迟迟不说亲,是因为有了心仪的姑娘但是家里不同意,婚事便耽搁了下来。
吴月兴喜欢苏然,但是吴月兴的母亲认为儿子还是该娶一个门当户对的女子,母子二人意见不一,吴月兴的婚事便耽搁下来。
直到两年以后,吴家遭人陷害,陷入一场危机中,苏然帮着吴月兴一起找出了陷害吴家的人并且反击了对方,吴家才得以保全。
吴月兴的母亲认识到和吴家门当户对人家的女儿中,并没有像苏然这样聪慧的姑娘,娶一个苏然这样的姑娘,吴家未必能有强强联合的昌盛,却能有小心驶得万年船的稳妥。
吴月兴的父母隆重地向苏然家提了亲。
再没过多久苏然和吴月兴就成了亲。
自从苏然和吴月兴成亲之后,吴家以前的生意也越做越顺,又干了几个苏然提出的别的生意,更是比以前的生意挣得钱都要多。
苏然并不清楚也不关心后来的苏依依在干什么在过的怎么样,从分家之后,苏然的重点便都在过好自己的日子上。
纵然是遇到了吴月兴后过上了锦衣玉食的生活,但是苏然也十分相信,就算没有嫁给富裕人家,她靠着她自己,也能把日子过好。
苏老爷子和苏老太太还是和苏大河一家生活在一起,苏大河一家厌恶他们两个,但是却又把他们看得死死的不让他们去找老二一家。苏老爷子和苏老太太为了少挨苏秦氏和苏依依的骂,每天都要干很多活。
两个人只要一想起以前没有分家的日子就要抹眼泪。
苏老太太常常悄悄对苏老爷子道若是当初知道有出息的是老二一家就好好对待老二一家了,要是当初好好对待老二一家,老二一家一定会带着他们两个过好日子,而不像是现在这样除了逢年过节带些东西看望一下便走丝毫不听她们两个人的诉苦。
老二一家拿来看望他们的好东西也每每都要被苏大河一家搜刮走。
苏二河知道这个情况,但是并不想多管,父母的一次次偏心彻底寒了苏二河的心,他逢年过节过来,只是出于世俗的孝道。
不是所有的伤害都该被原谅。
苏大河见苏二河家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也不是没有生过想要巴结讨好的心思,但是苏二河一直都很冷淡。
每每苏大河想要占苏二河的什么便宜,苏二河都会拿分地出来说事情。
苏大河和苏秦氏见不但也得不到什么好处老二还要打官司把一半的地要走,便也不敢造次了。他心里对苏二河有怨恨,
又碍于苏二河有钱和找了个巨富的女婿,便也不敢多说什么,只是在背地里还是会骂苏二河不顾念亲情。
苏秦氏则是在背地里说苏然根本就不如苏依依,若是吴月兴先是认识苏依依,肯定喜欢的会是苏依依。
众人听的多了便觉得烦,说根本看不出苏依依哪一点比苏然强,还把苏依依和苏然必是都败给苏然的事情又拿出来说。苏秦氏据理力争,说苏然之所以馅饼卖的好生意做的好能嫁给吴月兴,不过都是运气好罢了。
众人听她那般执迷不悟只觉好笑。
苏文安和苏文楼的书念的并不顺利,自从二叔一家分家搬走之后,就没有人给他们打理好内务了,他们常常要为难吃的饭菜和衣物上的污渍而分心,且家里的收成并不如以前那么好,去读书便有些拮据,并不能像以前那样心无旁骛的念书。
他们常常怨恨二叔一家发达了却不供他们念书,怨恨的心情又更加让他们没有办法凝神静气的读书,后来苏文安并没有考上进士,苏文楼也没有考上秀才。
苏文升并没有读几天书,苏文升去了书院之后,苏文重也去了书院,苏文升见苏文重吃穿用度都比自己好,还不像自己要走很久上学下学,所以每天脑子里想的都是找苏文重的麻烦,最后先生因为他只想着欺负人却什么都学不会劝他回家了。
所以苏文升并没有读很久书。
苏文重却很是聪慧好学,先生很是重视他。
苏依依心里始终都认为自己是要比苏然强的,当年听说吴家父母不同意吴月兴娶苏然的时候,苏依依特地寻了机会去吴家父母跟前表现。
比试败给苏然让她在村民们跟前丢了脸,只要能嫁给吴月兴,就能把失去的面子找回来。
可是吴家的父母却只觉得她是一个跳梁的小丑,苏依依并没有从吴家父母那里得到她所希望的结果。
吴家父母不同意吴月兴娶苏然的时候苏依依幸灾乐祸,吴家父母隆重向苏二河家提亲时候苏依依又觉得如罹雷击。
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