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妇人也全都猜到了,苏依依和苏秦氏的生意肯定是不如苏二河的,不然的话,她们干嘛不在码头上卖馅饼而是去别的地方。
苏二河夫妇给每个妇人都做了三个馅饼,但是并没有收钱。
五个妇人都很激动,刚才自己几个可是瞧见了,这馅饼可是三文钱一个呢,三个就是九文钱。
自己几个原本是打算一个人花三文钱买一个的,结果苏二河夫妇直接都送了。
几个妇人都连连道谢,见人家生意忙,也不好一直留在这里了。
几个妇人拿了馅饼,便在码头上转了转,为的也是看一看有没有其他的可以做的生意。
几个人正转着,就瞧见有几个大汉在四处打听,最近几天有没有见一个叫什么依依的出来摆摊。
几个妇人皆是环顾,想着是怎么一回事。
待竖起耳朵一听,原是前几日他们几个在码头上买了那个叫做什么依依的人的馅饼吃坏了,看病和耽误干活,都孙氏了不少钱,所以想找那个依依赔给她。
几个妇人小声嘀咕了一番都确定,这几个人找的人,就是苏依依。
几个人自然是不能多嘴说她们认识苏依依,不然得被村里族里的人的唾沫星子给淹死。
几个人远远和苏二河夫妇挥手告了别,又进了县城里面去了,她们还得买些家用回去呢。
待买了家用几个妇人坐着驴车往回走,一路上几个妇人都在讨论苏依依和苏然。
妇人们议论着,苏秦氏口口声声说苏依依做的馅饼比苏然好吃,可是她们却不在码头卖馅饼了,可见生意是不如苏二河家的,而且之前来看过他们做生意的人也说过苏然苏二河的生意很好,而苏依依的摊位前根本就没有几个人。
由此可见,那些去看过的村民说的都是真的,而苏秦氏就是在说谎。
并且,这苏依依做事情,也太不地道了,她做的馅饼,还把别人的肚子给吃坏了。
这可是不小的麻烦,得赔不少钱呢。
妇人们还道,苏秦氏苏老爷子和苏老太太一直都把苏依依夸得什么都会什么都比苏然做的好,但是苏二河一家分出去之后,这一切便都暴露了出来。
以前苏家总是被收拾的干干净净,一切都井井有条,苏家人也都穿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但是苏二河一家分出去之后,苏家的院子便总是乱糟糟,苏大河一家人还有苏老爷子和苏老太太的衣服也都皱巴巴,甚至上面还会有污渍。
还有其他很多细节都说明,以前的时候,家里的这些活计,都是苏然和苏颜在做。
按照苏大河家现在这些事情的情况能够看的出来,苏依依根本就不会干这些活,或者是会干也都干的很差。
其中一个妇人道“以前还希望家里能够说苏依依回来当媳妇,但是苏秦氏一直高傲,便也没有开这个口,现在看来,也幸好是没有开这个口,不然的话”
几个妇人一路闲聊,最后得出一致结论,尽管一直以来所有人都认为苏依依是最优秀的,而事实上是,苏然才是最出挑优秀的那一个。
这个结论颠覆了大家一直以来的认知。
几个妇人回到村子里,已经马上到了吃下午饭的时间,妇人们都匆匆回去做饭去了。
待做好饭吃饭的时候,便免不了和家里人说一番今日见闻。
妇人们说的苏依依和平日大家印象里面的形象大不相同,自然又引起了一番讨论。
苏依依和苏秦氏都迫不及待的等夜晚的来临。
苏依依认为祖父和祖母亲自出面问苏然要做煎饼的方法,十有八九能行。
以前祖父和祖母过去要衣服和要玩具的时候他们不给也就罢了,毕竟这些东西折下来,其实也没有多少钱。
但是这做馅饼的方法可就金贵了,祖父和祖母已经打算好了,就用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方法让二叔一家妥协。
二叔一家就算是再怎么不愿意,总也不能背上这不孝的骂名吧。
到了下午,苏文安和苏文楼也放学回来了。
两个人今日在学堂里面或多或少都收到了一些冷嘲热讽,兄弟两个也很是受不了,此刻也是迫不及待的想要扭转局面。
回到家以后听说祖父祖母要出面要做馅饼的方法,两个人的心里又都充满了希望。
如果依依也能学会苏然做馅饼的方法,到时候依依去书院门口摆摊,她的生意好了,自己兄弟两个的面子自然也就回来了。
苏老爷子和苏老太太特意叫来了苏家的族长,另外还有几个在村子里在整个苏家有头有脸的几个人物。
为的就是关键时候,用孝道逼着苏二河和苏然把方法教给苏依依。
苏然卖完了馅饼,等着父亲母亲赶着驴车过来把自己接上,一家人在路上买了一些烧鸡烧鸭什么的吃食便赶着驴车往回走。
刚走进村子,就看见了苏文升守在村口,苏文升一见二叔一家,立马激动的喊了起来“我爷爷奶奶让你们一家去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