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来,一定能够把生意做的更好。”
苏文楼道“你还记不记得苏然昨日那嘴脸,我们就让依依也来书院跟前卖馅饼,也好让苏然难受难受,她的馅饼卖不出去,看她以后还那么威风得意。”
苏文安和苏文楼各自去了自己的学舍。
念了一个时辰的书,中间大家休息的时候,讨论的还都是那个路边卖韭菜馅饼的小姑娘和她的韭菜馅饼。
见过苏然和吃过韭菜馅饼的人把苏然一通夸赞。
没见过的人都表示也不等到下午去尝韭菜馅饼去看小姑娘了,中午的午饭就吃韭菜馅饼。
苏文安听着大家伙对苏然的夸赞,走到人群中开了口“其实这个姑娘是我的堂妹。”
书生们皆惊诧,还有人问起了苏文安苏然有没有说人家。
问话的正是一个很是有钱的同窗。
苏文安接着道“我的堂妹做的馅饼不错,长相也的确还不错,但是,她的长相和手艺要是和我的亲妹妹苏依依比起来,实在是差着一些,不说差着十万八千里,绝对也差着一大截。”
有个书生感慨“我觉那个姑娘做的韭菜馅饼已经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韭菜馅饼,竟然还有比她做的韭菜馅饼更好吃的,那我一定要尝尝。”
其他的书生也表示十分好奇。
苏文安很满意,他之所以说这些,为的就是帮着苏依依把生意从苏然的手里抢过来。
苏文安又道“现在在路口卖韭菜馅饼的那个姑娘的手艺,就是我妹妹苏依依教的,她的所有本事,都是苏依依教的。”
又有人问“你妹妹苏依依真的比那个卖韭菜馅饼的小娘子还要漂亮吗”
苏文安道“街坊四邻,从来都是夸赞我妹妹好看不夸赞她的。”
苏文楼也和同窗们说了自己的亲妹妹做的馅饼比苏然做的馅饼更好且长的比苏然更加漂亮。
苏文楼自是怎么夸张怎么说。
大家对苏依依的好奇也更甚了。
那些既没有见过苏然也没有见过苏依依的,便是都很想看看二人各自长什么样子。
一个早上,苏然一共卖了八十五张馅饼,这些书生都是半大小伙子,吃饭的饭量大,就算是早饭,吃的也多,所以一买就是两个三个的。
到了中午,苏然更是卖出了一百六十多张馅饼。
得亏是苏然的炉子大,一次能够做上二十张,不然还真是会赶不及。
还有很多书生没有买到,因为苏然带来的食材不够了。
没有买上的书生只好遗憾归去。
因为昨天的食材剩下了,今天苏然并没有带太多的食材。
饶是如此,苏然也一共挣了七百四十多文,除去成本,能赚到四百多文快五百文。
苏然觉得还不错了,苏二河和苏秦氏在码头每天能够卖出七百张馅饼左右,能收两千多文。除去成本能够赚一千四百多文。
一家人挣的钱加起来,一天就能纯挣两千文左右。
这可是以前根本不敢想的事情。
当然,苏然知道,随着以后卖馅饼的多了起来和人们吃习惯了不觉得新鲜了,生意肯定没有现在这么好。
不过这个生意现在赚的钱已经足够打一个好的基础了,自己再想着做个旁的生意,也能有本钱有底气了。
卖馅饼,说到底,就是为了最初始的资本原始积累。
只要有了第一桶金,那后面再发展,就容易多了。
到了书院下午放学,好些书生都去苏然的摊位那里,却见摊位根本就不在了。
有知情的书生说是那个姑娘的馅饼中午的时候就已经卖完了。
旁的书生纷纷感慨明天一定得早上过来买馅饼。
苏文安和苏文楼听着书生们的议论,心里俱是焦急。
苏然一天像是能够卖出去几百张馅饼的样子,若是能卖二百张,那就是六百文钱啊。
听祖母说,妹妹卖馅饼的时候每天是交回一百多文钱。
二叔一家在码头上卖的久了食客们更认二叔一家,而苏然可是刚来书院来卖馅饼啊。
依依现在过来,也比她晚不了几天,就不存在食客更认老摊位的情况了。
还是得让依依来书院跟前摆摊。
苏文安和苏文楼今日倒是一回到家就吃上了饭,因为母亲和妹妹都生病在家,反而是可以早些做饭了。
吃饭的时候苏文楼和苏依依说了苏然在书院附近卖馅饼生意非常好的事情,让苏依依也去书院跟前卖馅饼。
苏秦氏和苏依依都很激动,她们现在没有办法在码头和街巷上卖,去书院附近卖,就是最好的选择。
苏秦氏道“依依这么漂亮能干,肯定有书院里的有为青年会对依依心动的,若是依依能找个秀才,以后秀才再中了举人,依依以后可不就是官夫人了。”
苏老太太也连忙应是。
苏老太太苏老爷子还有苏老大一家,都支持苏依依去书院跟前卖馅